(2013-2014高一上语文期中试卷打印版.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3-2014高一上语文期中试卷打印版

安徽中加学校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模块测试 高一语文试卷 试卷说明: 本试卷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总分为100分。 本试卷共6页,共5大题。 3、请按试卷要求作答,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选择题答题表: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题号 7 8 9 10 11 答案 省(市) 芜 湖 市 学校 安徽中加学校 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打印:中加学校文印室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一、单项选择题(10分,每小题2分) 1、选出注音有误的一项 ( ) A、遒(qiú)劲 遏(è)止 彷徨(háng) 橘(jú)子洲 B、彳亍(chì chù) 颓圮(tuí pǐ) 瓦菲(fēi) 寥廓(kuò) C、拊(fǔ)心 火钵(bō) 惆(chóu)怅 骨髓(suí) D、凌侮(wǔ) 漂泊(bó) 峥嵘(róng) 笙箫(shēng)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惆怅 玉决 苍茫 激扬 B、寥廊 食邑 彳亍 寂寞 C、荡漾 仓淬 胆怯 耀眼 D、火钵 熏黑 戮力 参乘 3、下列加粗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且贰于楚也 贰:两次 B、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陪伴 C、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微:略微 D、大行不顾细谨 行:作为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B、晋军函陵 C、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 D、道芷阳间行 5、下列文学常识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 A、“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秋毫无犯”“劳苦功高”“图穷匕见”“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五个成语都出自《鸿门宴》。 B、徐志摩,新月派的代表诗人,著名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再别康桥》是徐志摩在第三次欧游的归国途中写下的切身感受。 C、艾青,现当代诗人。诗集《归来的歌》、《雪莲》获中国作家协会全国优秀新诗奖。被聂鲁达誉为“中国诗坛泰斗”。1985年,获法国艺术最高勋章。 D、《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鸿门宴》,分别选自编年史著作《左传》,国别体《战国策》,纪传体《史记》。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课文《沁园春 长沙》,完成6-9题。(13分)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曾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6、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说明错误的一项是 ( ) A、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夸张) B、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反问) C、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对偶) D、粪土当年万户侯(比喻) 7、下列对这首词思想内容和写作手法的鉴赏,有误的一项是 ( ) A、词的上片虽然也是一般地写秋,但这秋景却全是诗人眼中景,打上了诗人鲜明的情感烙印。无论是树叶经霜变红似染过的“万山”、湘江中百舸争流的场面,还是搏击长空的雄鹰和水中自在来往的游鱼,都是经诗人眼中筛选并经诗人眼光折射出来的。 B、这首词所描绘的景象与诗人的另一首词《沁园春雪》所描绘的“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均是雄奇伟丽的全景式风景画。 C、从美学上讲,这首词展示的是一种崇尚美。这种崇尚美既是来自此种所描绘的雄奇伟丽风光,更是来自作者以天下为己任、敢于改造旧世界的伟大理想和胸怀。 D、这首词中的秋是一派“万类霜天竞自由”的欣欣向荣的景象,为“寒秋”景象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情感。相比之下古人“秋风萧瑟天气凉”“万里悲秋常作客”这样的诗句无论在思想内容上还是艺术境界上都显得逊色了。 8、诗人是怎样变换视角描绘眼前这大好秋色的?(3分)

文档评论(0)

tt859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