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观赏了一碧千里的大草原,游览了神秘的丝绸之路,祖国的西部真是景色奇丽,蔚为奇观。现在,让我们一起去欣赏西部的雪域圣城──美丽的拉萨。 在人们的心目中,“出国易,入藏难”。拉萨地处偏远,交通闭塞,给物资流通,文化交流带来了重重困难,是全国唯一一座未通火车的城市。为了造福广大人民,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党中央决定在2001年的10月18日开始,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二、结合阅读提示,明确学习目的 1、默读课文,说说青藏铁路是一条什么样的铁路。 2、建设者在修建青藏铁路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样克服的。 3、将收集到的有关西部大开发的资料,讲给同学听。 1、默读课文,说说青藏铁路是一条什么样的铁路。 这是一条艰难而意义非凡的铁路,要经过海拔4767米的昆仑山,要经过海拔4000米以上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全长1142公里,要经过550公里的永久性冻土区。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这句话既是课文的题目,又在文中一咏三叹,反复出现了四次。这个简短有力的句子,铿锵有力,掷地有声,既是筑路大军的誓词,也是作者行文的线索。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一条长长的“铁龙”,从柴达木盆地深处的工业新城格尔木起步,跨过巍峨的昆仑山,将通过这里,越过“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到达雪域圣城──拉萨。这就是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青藏铁路,这就是造福广大人民的青藏铁路。 建设青藏铁路是党中央和国务院在新世纪之初作出的战略决策,是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对加快东西部沟通往来和青藏两省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增进民族团结,造福各族人民具有重要意义。 难怪一些西方媒体预言:中国人要在这样不良的地质上打隧道,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根本不可能”意思是这样的隧道绝无打通的希望。结合全文可以知道在海拔4905米的风火山上,冻土层、冰岩都是“世界级”难题,需要先进的科学技术,难怪西方媒体如此预言。这句话更加强调了工程艰巨、要求很高、难度很大,衬托出了西部建设者们的勇敢、实干与创新精神。 2、建设者在修建青藏铁路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样克服的。 第一个困难——多年冻土,温度太低 我们的筑路大军是如何克服这一困难的呢?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科技人员昼夜在隧洞里实地观察,发现冰岩温度变化的规律。经过反复观测、分析和实验,他们终于找到了喷射混凝土的最佳温度,制服了逞凶一时的冻土。 “困难二”——恶劣天气 1、刚刚搭好的150平方米的保温大棚,一夜之间被大风撕扯得七零八落。 2、新建的发电机房,屋顶的铁皮瓦竟不翼而飞。 3、刚才还是晴空万里,转眼之间乌云压顶,大大小小的冰雹劈头盖脸地砸下来。 下面老师想和大家一起来合作朗读这段话,我来读前面的,同学们来接读,我们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去感受一下当时的可怕、恶劣的场面。 是啊,房子吹倒了,屋顶掀翻了,头砸破了,脸流血了,但是,当队员们想到西藏人们贫困的日子和迫切的期待,他们咬紧牙关,在心里一遍一遍地呼喊齐读:“把铁路修到拉萨!” 围绕8、9自然段,哪些句子描写了极度缺氧? 风火山海拔4905米,这里空气的含氧量不到平原的一半。隧道越掘越深,洞里的空气越来越稀薄。尽管对缺氧已有准备,施工中出现的情况还是让他们始料不及。 杯水车薪:一车的柴火燃起来了,只有一杯水。 工人们身背的氧气瓶提供的氧气只是杯水车薪……生命面临严重威胁。 激动、自豪、敬佩 他们又是如何克服的呢?读读你找到的句子: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筑路大军凭借着顽强的拼搏,无私的奉献和科学创新的精神克服了冻土区、恶劣天气和极度缺氧三大困难,使铁路一点一点地修到拉萨去。正是有了他们的无私奉献和不懈努力,风火山隧道才能胜利贯通,青藏铁路才能不断向前。让我们带着心中的敬佩,一起来读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 这是当时中央电视台的颁奖词,让我们一起饱含深情地读吧师生齐读: 面对着这样一群铁路工人,如果要你给这些建设者们写几句颁奖词,你会写些什么呢? 联系生活,激发豪情。 2005年10月15日,青藏铁路提前三年全线竣工,2006年7月1日正式通车。青藏铁路的竣工,将引起西藏的巨大变化,我们不能忘记曾在这片冻土上挥洒血泪的建设者们。 * 二、听读课文,整体感知。 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用自己的语言说说。 文章记叙了在高寒缺氧,自然环境恶劣,生态环境脆弱,施工条件异常艰苦的情况下,西部建设者们克服了一个个世界级难题,攻克了国际性技术难关,创下了世界铁路建设奇迹,那就是当今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隧道—风火山隧道贯通的经过。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确实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