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光的干涉-泰山学院教务处.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光的干涉-泰山学院教务处

第一章 光的干涉 光的本性是什么? 波动性:光有干涉、衍射和偏振现象。 粒子性: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 表1--1 颜色 中心频率/Hz 中心波长/nm 波长范围/nm 红 4.5*1014 660 760~622 橙 4.9* 610 622~597 黄 5.3* 580 597~577 绿 5.5* 550 577~492 青 6.5* 460 492~450 蓝 6.8* 440 450~435 紫 7.3* 410 435~390 若E1.E2沿同方向传播,则合成后的E为: 合振动的振幅A和初相位φ由下式决定 2.相位差和光程差 以单色简谐波为例,振动的表达式为: 在空间一定点P相遇时,P点的振动表达式 P点相遇后,在任意时刻的相位差 二、干涉条纹的形成 1、位相差 2、光程差 3、干涉条纹的轮廓 以 r1-r2 为常数的双叶旋转双曲面,而在平面光屏上为一组以强度相等为特征的点的轨迹的双曲线(近似为直线) 4、干涉条纹的光强分布 5、干涉条纹的间距 6、对干涉图样的分析 7、干涉条纹的移动 (2)菲涅耳双面镜实验 菲涅耳双棱镜干涉条纹的分析 4、维纳驻波实验 §1-5 干涉条纹的可见度 光波的时间相干性和空间相干性 一、 干涉条纹的可见度 1、 干涉条纹的可见度 为了描述干涉花样的强弱对比,需要引入可见度(或对比度,反衬度)的概念,其定义为 当 Imin=0,即暗条纹全黑时,V=1,条纹的反差最大,清晰可见; 当 Imax=Imin时,V=0,条纹模糊不清,甚至不可辨认。 二、 光源的非单色性对干涉条纹可见度的影响 由于单色光源并不是单一波长的理想光源,它包含着一定的波长范围?λ. 各种波长的光干涉条纹的非相干叠加,使条纹的可见度下降.当波长为?+?? 的第j级和波长为? 的第 j+1 级条纹重合时,条纹的可见度降为零.则看不到干涉条纹。 干涉条纹可见度降为零时的干涉级为 三.时间相干性 光的单色性和波列的长度有一定的联系,光源向外发射的是有限长的波列,而波列的长度是由原子发光的持续时间和传播速度所确定.下图以杨氏干涉实验为例 干涉的必要条件是两光波在相遇点的光程差应小于波列的长度. 波列的长度至少应等于最大光程差. 由波列的长度L可确定它通过考察点所需要的时间 ?t0称为相干时间 四、光源的宽度对干涉条纹的影响 实际的光源总是有一定的宽度,我们可以把它看成由许多线光源构成。各个线光源在屏幕上形成各自的干涉图样,这些干涉图样间有一定的位移,位移量的大小与线光源到s的距离有关,这些干涉图样的非相干叠加,使总的干涉图样模糊不清,甚至会使干涉条纹的可见度降为零。 如下图所示 五、空间相干性 L为光源到双缝的距离,d双缝间距,实际上,为了能够看到足够清晰的干涉条纹,对于临界宽度do′的光源,对应的双缝之间的最大距离为: §1-6 菲涅耳公式(学生课外阅读)一、菲涅耳公式 二、半波损失的解释 注意:半波损失,且? 为真空中的波长 3、干涉图样 产生明暗条纹的条件是: 二、单色发光平面所引起的等倾干涉条纹 1、实验装置 通常光源不是一点而是有一定大小的发光平面,即扩展光源,将它置于透镜L的焦平面上。如图 等倾干涉—入射角不同的光束经薄膜反射所形成的干涉图样是一些明暗相间的同心圆环,这种干涉叫等倾干涉。 条纹明暗的条件由(1-35)式决定,d一定时,干涉级数愈高(j愈大),相当于i1 愈小,即环中心干涉级次最高。 等倾干涉条纹只呈现在会聚透镜的焦平面上,不用透镜时产生的干涉条纹应在无限远处,所以,我们说等倾干涉条纹定域在无限远处。 §1-8 分振幅薄膜干涉—等厚干涉 一、单色点光源所产生的等厚干涉 当薄膜的厚度h不均匀时,即尖劈形介质薄膜的情况。用平行光束照射薄膜,如

文档评论(0)

daoqqzhuan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