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考试须知和只字片言看历史
狸桥中心初中2013届毕业学生历史中考须知亲爱的九年级同学:
大家马上就要告别初中的学习生活,迈进中考考场了。临别之际,老师就历史考试需要注意的事项向大家作些说明和要求,希望大家能充分发挥自己应有的水平,取得优异的成绩,努力创造“历史”!一、心理准备:我们应当心态平和,相信自己。因为:1、《中考纲要》告诉我们,考试并不很难,容易题占70%;2、我们已作了比较充分的复习,自己已做好了充分准备;3、我会很努力、很认真、很细心,“我能行”!二、考试要求与方法:1、考前把政史课本和讲义资料带齐,整理准备好,带入考场后分类放在桌子两边以便查找。
2、试卷发到手后,先按要求准确填写个人信息,而后就迅速看试题和书本资料(即用脑答题),做到心中有数,开考铃一响即可动笔做题,这样可节省一定时间。3、先易后难,一般依序做题,不会遗漏。4、注意审题,看清要求,准确把握解题的有效信息、条件,准确及时的作出判断、分析和处理,既不能看错题目意思,也不能遗漏题目条件。5、答题应简明,做到要点突出有逻辑性,把握得分点增强有效性,并每个要点前标上序号,但不可重复罗嗦或前后相互包含。这样便于阅卷老师迅速判断赋分。6、为节省时间,安徽历史、中国古代史部分的题目(不包括看图分析题),可先查找讲义卷来答题,若不行可根据讲义卷所标页码来查找课本解决。7、应努力提高效率、节省时间,注意政治和历史两科所用时间的合理分配,不可顾此失彼。8、一般说来,每个人都难免会有失误与疏漏,我们同学应适当用一点时间来进行检查,看有无疏漏,拿不准的要仔细核查书本或资料。9、历史学习与应对考试,既要扎实掌握和深入理解课本知识,有要能从“历史”中走出来,史论结合,以史为鉴,联系现实,联系生活。10、书写工整,不写错别字和病句,力求条理清晰。三、几个误区:1、考试时忌浮躁、精力不集中,一会儿做这题,一会儿做那题,一会儿做政治,一会儿做历史,这样会导致效率不高,且容易遗漏。2、忌边熟悉资料边考试答题或根据手中资料来找考题答案,而应根据考题来查找、参考相关资料,并且所带资料必须是自己充分熟悉的,考试时可随手拈来的。3、忌在课本上或资料中乱抄一气,却文不对题,结果皆为无效答案,劳而无功。应根据题目的需要踩点答题,力争准确有效、简明完整。4、忌轻易把中考题作为“似曾相识”的题目,完全按以前的套路或资料上的答案原封不动的抄写来解决,要注意它们之间的区别。一般来说,中考中的题目尤其是大题目不大可能与你所见到的题目完全相同。5、忌漏题不做或主动放弃,没把握的题目尤其是选择、判断题更必须去做。6、忌马虎草率、张冠李戴,力求细致严谨。7、忌在试卷上乱涂乱划或思考时做标记,忌用规定以外的笔(包括铅笔、红笔)答题,因为这些做法在中考时都被视为违规。
只 字 片 言 看 历 史
——历史成语 、名人名言、重要言论与相应的事件、人物一、中国历史部分(一)、中国古代史:1、“尊王攘夷”——管仲改革(成语“管鲍之交”指朋友间真诚情谊——管仲和鲍叔牙结交)。2、与战役或战争有关的成语、俗语、名言: 退避三舍——晋楚城濮之战; 卧薪尝胆——吴越争霸(勾践); 围魏救赵——齐魏桂陵之战(孙膑); 纸上谈兵——秦赵长平之战(赵括); 破釜沉舟——巨鹿之战(项羽);“斩木为兵,揭竿而起”——陈胜吴广起义或大泽乡起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史记·陈涉世家); “约法三章”、“鸿门宴”、“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刘邦项羽“楚汉之争”;三国鼎立——赤壁之战; 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淝水之战; “黄袍加身”——赵匡胤陈桥兵变(后有“杯酒释兵权);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抗元;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辛弃疾抗金望恢复中原;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戚继光抗倭; “开辟荆榛逐荷夷”——郑成功收复台湾3、使成都平原获“天府之国”美称——李冰修筑都江堰 (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水利工程)4、“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商鞅变法5、诸子百家:老子——“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孔子——“仁”、主张“爱人”、“为政以德”,“因材施教”、“有教无类”、“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孟子——“春秋无义战”,“仁政”治国;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庄子——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孙武——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兵法》)6、“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李白评秦始皇统一六国 (另有焚书坑儒与他有关)7、“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的大一统(思想文化方面)8、“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