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师大版本语文八下(题李凝幽居)(西江月)word教案
《题李凝幽居》《西江月 遣兴》学案设计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朗读感知课文内容,熟知“推敲”典故的来历。
2、过程与方法:懂得写作中讲究炼字的道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鉴赏诗歌。
学习重点1、正确理解诗词大意,背诵古诗词。
2、名句的鉴赏
学法指导
自主先学,合作探究
相关链接
1、贾岛(779~843)
中国唐代诗人。字浪仙,一作阆仙。范阳(今北京附近)人。曾出家为僧,号无本。元和六年(811),谒韩愈,以诗深得赏识。传说贾岛在长安跨驴背吟“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炼“推”、“敲”字不决,后世乃以斟酌文字为“推敲”。后还俗,屡举进士不第。文宗时任长江(今四川蓬溪)主簿。开成五年(840),为普州司仓参军。武宗会昌三年(843),卒于普州。
贾岛在韩门时,与张籍、孟郊、马戴、姚合往来酬唱甚密。他擅长五律,苦吟成癖。其诗造语奇特,给人印象深刻,常写荒寒冷落之景,表现愁苦幽独之情。如“独行潭底影? ,数息树边身”,“归吏封宵钥,行蛇入古桐”等句。这类惨淡经营的诗句,构成他奇僻清峭的风格,给人以枯寂阴黯之感。也有于幽独中表现清美意境的诗和语言质朴自然、感情纯真率直、风格豪爽雄健的诗。其集中300多首存诗,绝大部分是寄赠酬唱之作,题材狭窄,偏重炼句,忽视完整艺术境界的创造。
贾岛诗在晚唐形成流派,影响颇大。晚唐李洞、五代孙晟等人对他十分尊崇。贾岛著有《长江集》10卷。
2、辛弃疾(1140-1207)
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显示其卓越军事才能与爱国热忱。但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于江西上饶、铅山一带。韩侂胄当政时一度起用,不久病卒。
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在苏轼的基础上,大大开拓了词的思想意境,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后人遂以“苏辛”并称。有《稼轩长短句》。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走进文本
读一读
通过朗读诗文,整体感知诗文内容。
1、学生大声朗读,读准字音。
2、小组内检查朗读,注意节奏。
3、学生齐读,读出情感和韵味。
想一想
1、结合文下注释,疏通文意,了解主要内容,并讲给同桌听,有不会的问题记录下来。
2、小组内交流自己理解的内容,并把自己不懂的问题,说给小组内同学听,让他们帮助解决。
理一理
1、指名一学生说出诗文大意,教师适当点拨。
2、思考:诗句的每一联分别交代什么?
3、有人说:“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中的“敲”字不如“推”字,对此你有何看法?请写下来。
4、知识检测
①《题李凝幽居》的文学体裁是 ,作者是 朝诗人 。
②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列试题.(2008年全国中考试题)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题李凝幽居》一诗,填空:
⑴本诗通过对李凝居处的什么描写,暗示了李凝怎样的身份?
⑵从环境来看,李凝的居处有什么特点?
(3)从作者的心理活动来看,“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表现作者对李凝什么样生活的向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