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0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2014年高考语文备考优生百日闯关系列学生版.docVIP

(专题10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2014年高考语文备考优生百日闯关系列学生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题10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2014年高考语文备考优生百日闯关系列学生版

?基础早知道 一、我会读 熨贴(yù) 伺候(cì) 隽永(juàn) 犒赏(kào) 整饬(chì) 赏赉(lài) 装帧(zhēn) 讹诈(é) 确凿(záo) 歃血(shà) 皱缬(xié) 口供(gòng) ?咆哮(xià o) 勾当(gòu) 赝品(yàn) 哺(bǔ)育 对峙(zhì) 掮客(qián) 滂沱(pāng) 对峙(zhì) 二、我会写(括号内为正确写法) 言简意该(赅) 甘败下风(拜) 改斜归正(邪) 甘之如怡(饴) 感恩带德(戴)? 根深底固(蒂) 工力悉抵(敌)? 功亏一蒉(篑)? 全神灌注(贯) 鬼斧神功(工) 鬼域技俩(蜮伎) 过尤不及(犹) 禁若寒蝉(噤) 含辛如苦(茹) 汗流夹背(浃)? 合盘托出(和) 合衷共济(和) 轰堂大笑(哄) 后发治人(制) 划地为牢(画) 回光反照(返) 独具惠眼(慧) 昏馈无能(聩)? 浑浑恶恶(噩) 浑玉朴金(璞) 三、我能背 (1)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韩愈《师说》) (2)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庄子·逍遥游》) (3)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4)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5)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6)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7)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8)杜甫一生漂泊,老病孤愁,《登高》中“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便是这种生活状况的真实写照。 (9)《过秦论》写秦始皇的声威达到顶峰的句子是:“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10)《短歌行》中“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几句,表达了曹操求贤若渴之心。 ?技能培训营 一、考点综述 文言实词是构成文言文的主体,是理解文段的关键,与文言虚词相比,它数量多,表意性强,变化性大。“理解常见的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包含着三个方面的要素:一是这些文言实词是中学生常见的实词,而不是生僻难懂的;二是这些文言实词的含义是在上下文中表现出来的,而不是脱离上下文的字典含义;三是对于这些实词的语境意义要理解,而不是识记那些僵死的概念。 文言文实词的考查主要落实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偏义复词,通假及词类活用等方面。从这几年的高考试题看,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更为命题者青睐,所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应特别注意: 1.注意词的古今义。文言实词,有的与现代汉语意义完全相同,有的完全不同。这两类词都可以不去管它,重点应放在古今既有联系又有差别的实词上。如“食已与与如也”的“已”今作“已经”,这里是“罢”、“完”的意思;如“偷”,古义有苟且、马虎、刻薄等意,今为偷窃。理解时不能不辨古今差别而随便地以今义释古义。 2.注意单音词和双音词。文言以单音词居多,汉语以双音词居多。不要把两个连用的单音词误判白话文中的双音词,如“妻子”、“地方”、“指示”等。 3.注意通假现象。古代汉语常有通假字。一是音同音近通假,如“蚤”通“早”,“要”通“邀”,“裁”能“才”,“禽”通“擒”,“卒”通“猝”;二是形近通假,如“说”能“悦”,“谕”通“喻”。因此,理解时不要误把通假字作为本字。如 “以身徇国” ,“乃是天子报尔先人之徇命也”中的“徇”通“殉”,看不出来,就会解错。 4.注意偏义复词现象。所谓偏义复词,京是由两个意思相近、相对或相反的语素构成的词,其中一个词素表示意义,另一个只作陪衬,如《孔雀东南飞》中“昼夜勤作息”、“便可白公姥”、“我有亲父兄这三句中,”“作息”只有“作”的意义,“公姥”只有“姥”的意义,“父兄”只有“兄”的意义。如果不解依据上下文看出它们是“偏义”,就会理解错误。 5.要注意一词多义。一词多义,在文言中是常见的语言现象,应根据具体语境作辨别。如“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中的“举”是“全”的意思(与“独”相对);“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中的“举”,根据前后文,应解释“攻取”。 二、应试技巧指南 1、多义实词  古汉语以多义词为主,很多文言词具有两个以上的义项。一般来说,各义项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在备考过程中,一要掌握一个词最常见的几个义项,建立这个词的词义系统,全面了解其意义,并把

文档评论(0)

lisuf33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