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九江市修水一中新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段试题新人教版本.docVIP

江西省九江市修水一中新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段试题新人教版本.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西省九江市修水一中新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段试题新人教版本

修水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段考 历史试题 (考试范围:必修三 1—21课 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古人把从黄昏到第二天拂晓这一时间段分为五更,其中“三更”大致对应于地支时法的北京时间的 A.丑时 1∶00—3∶00∶ B. 亥时 21∶00—23∶00 C.子时23∶00—1∶00 D.卯时 5∶00—7∶ 00 2.唐朝时,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后,“三教合一”的潮流弥漫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从日常生活用语、成语典故中都可以看出三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以下词语与“六根清静、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图、一刹那”属于相同类型的是 A.哀莫大于心死 B.天花乱坠 C.化腐朽为神奇 D.设身处地 3.平灭六国后,秦始皇“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其中“书同文字”是指把以下哪种字体作为全国统一的官方书体 4.孙中山先生研究了太平天国之后,得出结论说:“洪氏之覆亡,知有民族而不知有民权,知有君主而不知有民主。”该观点 A.基本否定太平天国 B.客观地评价太平天国 C.高度肯定太平天国 D.片面地评价太平天国 5.王国维《宋元戏曲考》称:“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独元人之曲,为时既近,托体稍卑,故两朝史志与四库集部,均不著于录;后世儒硕,皆鄙弃不复道。”这反映了 A.元代文学不为后世所重视 B.士大夫对市民文化的排斥 C.厚古薄今的观念影响深刻 D.八股取士抑制新文学形式 6.有一次,街上有两个人吵架,甲骂乙:“尔无天理!”乙骂甲:“尔欺心!”王阳明听后对弟子们说:你们好好听听,这是在讲学呢!弟子不明白,认为不过是相骂而已。王阳明解释说:他们讲“天理”“欺心”这不是讲学是什么呢?这一故事形象地说明了心学 A.追求理论的大众化 B.整治人心,挽救统治危机 C.提倡“知行合一” D.赞成穿衣吃饭等“人伦物理” 7.某学者曾提及:一群志趣相投者“生育于此种‘学问饥荒’之环境中,冥思枯索,欲构成一种‘不中不西即中即西’之新学派”;由于固有之旧思想根深蒂固,所汲取的西学极为有限,其学说难免支离破碎。文中所说“新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A.林则徐、魏源 B.陈独秀、胡适 C.孙中山、章太炎 D.康有为、梁启超 8. 严复在《论世变之亟》中说:“今之称西人者,曰彼善会计而已,又曰彼擅机巧而已。不知吾今兹之所见所闻,如汽机兵械之伦,皆其形下之粗迹。即所谓天算格致之最精,亦其能事之见端,而非命脉之所在。其命脉云何?苟扼要而谈,不外于学术则黜伪而崇真,于刑政则屈私以为公而已。”材料反映出严复 A.认为科学与民主是西方富强的根本 B.提出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 C.主张以进化论为维新变法的思想武器 D.批评洋务派存在“遗其体而求其用”的错误 9. 20世纪以来,中国历代政府都重视中学历史教育。下列历史教育目标,分别颁布于1904年、1912年、1936年和1956年。其中1912年的是 A.“多讲本朝仁政,俾知历圣德泽之深厚,以养成国民自强之志气,忠爱之性情” B.“了解劳动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的主人” C.“明于民族之进化,社会变迁,邦国之盛衰,尤宜注意于政体之沿革,与民国建立之本” D.“特别说明其(指中国)历史上之光荣,及近代所受列强侵略之经过,与其原因,以激发学生民族复兴之思想” 10.《药》发表于1919年4月。在小说中,鲁迅着力刻画了民众对辛亥革命的无知。革命者夏瑜的牺牲成为人们闲聊的话题,无论是年轻的“二十多岁”、“驼背少爷”,还是年长的“花白胡子”都对夏瑜在狱中的正义之举表现出鄙夷,为夏瑜被狱卒打嘴而喝彩。作者这样刻画人物的最主要用意在于 A.要求实现真正的民主政治. B.揭露中国社会的愚昧落后 C.抨击反动统治的白色恐怖 D.号召广泛深刻的思想解放 11. 毛泽东说:“我在师范学校学习的时候,就开始读这个杂志(《新青年》)了。我非常钦佩胡适和陈独秀的文章。他们代替了已经被我抛弃的粱启超和康有为,一时成了我的楷模。”这段话表明,毛泽东 A.历来反对康梁维新思想 B.曾经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henlan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