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化妆品:标注化学名,难倒消费者[精选]
化妆品:标注化学名,难倒消费者
化妆品成分名不能“自我创新”,必须进行科学的全成分标注。日前,由国家标准委发布的《消费品使用说明化妆品通用标签》规定,从今年6月17日起,所有在中国境内生产并销售的化妆品,须在产品包装上真实标注配方中全部成分的名称。以往常见的紧致提拉、美白精华、天然萃取物等“名头”,将彻底与消费者说再见。
然而,新的问题随之而来,众多消费者产生疑惑:紧致提拉能防皱,美白精华可美白;而今换了化学名的成分标注,功效成果却一概看不懂。
成分标注有助避免皮肤病
记者走访时发现,一些国际大品牌化妆品实行“全成分标注”较为规范。在某百货商店的化妆品销售点内,记者找到一款进口化妆水的全成分标注,上写含有水分、变性酒精、水杨酸、葡萄糖酸锌等。购买者王小姐说,“自己买化妆水主要看是否含有酒精成分,不过啥是‘变性酒精’,它又有哪些副作用,这些知识真是一窍不通。”
消费者看不懂的化妆品成分,为何一定要标注出来呢?上海医学美容协会主任委员郑志忠教授解释:化妆品实行全成分标注是国际通行的“行规”。专家分析,全成分标注主要出于两个目的。其一,完善化妆品行业的监督管理。近年来化妆品应用日益广泛,“化妆品皮肤综合征”也越来越多,不少消费者在使用化妆品引发皮肤病时,因缺乏化妆品具体成分标注的有效证据而投诉无门。此番实行全成分标注,化妆品厂家将接受来自消费者及社会的广泛监督。其二,全成分标注有利消费者防患于未然。化妆品虽然具有美白、抗皱功效,但并非每种化妆品都适合所有人群。比如,部分消费者本身为过敏性皮肤,对含有铅等成分化妆品,就应避而远之,避免诱发皮肤类疾病。
标注阐释是谁的职责
消费者遇到化妆品的专业标注,该向谁来请教呢?在某知名日用品超市内,记者发现各类单片装面膜说明上写:“辅酶Q10,令肌肤焕然如新。”记者打听面膜具体含有哪些成分、又有何种副作用时,销售人员回答含糊不清。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皮肤科副主任项蕾红教授指出,早前部分化妆品的标注不很清晰,如天然海藻泥、左旋维C等,功效显示一清二楚,但副作用却遮遮掩掩,消费者权益无法得到真正保证。
向消费者阐释成分标注应纳入专业销售人员的职责范围。郑志忠教授介绍,在国外,化妆品的管理堪比药品管理。出售药品时,药剂师会将药品的副作用一并告知;出售化妆品时,销售人员也应普及此种意识,而非一味地推荐产品。其次,医疗机构内的皮肤科医师,也应普及化妆品的基本常识,为前来咨询的消费者指点迷津。此外,科普、医疗网站等社会资源也可被利用起来,通过咨询途径提高大众对化妆品的认识。专家同时建议,化妆品行业还应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将可能诱发皮肤疾病的成分筛选出来,以此提醒消费者安全使用。
链接
根据华山医院皮肤科的统计,因滥用化妆品导致接触性皮炎的患者,每天都有20至30名,这种情况还有上升之势。化妆品到底有哪些成分应该引起警惕?具体成分又代表什么功效呢?华山医院皮肤科专家为消费者进行知识普及——
夏日防晒用品主要成分解析
硫酸钡,物理性防晒成分,可吸收紫外线
二氧化钛,物理性防晒成分,可改善肤色
药蜀葵萃取,安抚日晒后的各种不适现象
对胺基苯甲酸盐,化学性防晒成分,常致过敏反应,现多不为采用
部分护肤品主要成分解析
月桂萃取,收敛毛孔、抑制油份分泌
辅酶,维持细胞膜的完整和稳定
接骨木,舒缓面部神经紧张
非离子界面活性剂,洁用品主要成分。当和其它复合物结合时,可能形成亚硝胺并致癌
部分彩妆主要成分解析
煤焦油,常用来作为唇膏的染料,可令唇色丰满,过量会致癌
尼龙纤维,常用在睫毛膏中,令睫毛有增长效果
珍珠颜料,用在化妆品中以增加光泽
甲苯,常用作指甲油与去除剂的成分,用以增加光亮成分,属有害物质
化妝品成分名不能“自我創新”,必須進行科學的全成分標註。日前,由國傢標準委發佈的《消費品使用說明化妝品通用標簽》規定,從今年6月17日起,所有在中國境內生產並銷售的化妝品,須在產品包裝上真實標註配方中全部成分的名稱。以往常見的緊致提拉、美白精華、天然萃取物等“名頭”,將徹底與消費者說再見。
然而,新的問題隨之而來,眾多消費者產生疑惑:緊致提拉能防皺,美白精華可美白;而今換瞭化學名的成分標註,功效成果卻一概看不懂。
成分標註有助避免皮膚病
記者走訪時發現,一些國際大品牌化妝品實行“全成分標註”較為規范。在某百貨商店的化妝品銷售點內,記者找到一款進口化妝水的全成分標註,上寫含有水分、變性酒精、水楊酸、葡萄糖酸鋅等。購買者王小姐說,“自己買化妝水主要看是否含有酒精成分,不過啥是‘變性酒精’,它又有哪些副作用,這些知識真是一竅不通。”
消費者看不懂的化妝品成分,為何一定要標註出來呢?上海醫學美容協會主任委員鄭志忠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