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他山之石可攻玉
——“长宁区教育现代化与教育管理创新能力提升赴美培训团”总结
应The 21st Century Institute盛情邀请,在区委、区政府领导的关心和区教育党工委的精心组织、周密安排下,“长宁区教育现代化与教育管理创新能力提升赴美培训团”一行19人于2011年1月6日乘座上海到旧金山的航班,开始了为期三周的赴美考察学习活动。
一、培训团赴美考察概况
满怀着兴奋、希望,带着领导的嘱托、也带着教育改革和发展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我们来到西方教育的典型国度“取经”,通过参观校园、听取介绍、聆听讲座,互动交流等途径,了解了美国学区、学校的运作模式、课程设置、教学质量和教育评估等美国教育情况,对于学校管理、教师培训、社区教育等有了较深刻的认识,看到了中美教育的差异,感受颇多,收获很大。
1.培训团组成名单
培训团一行19人。团长:教育局组织科科长刘青芳;副团長:教育局基础教育办公室主任宋晓岚。团员:长宁区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周柳贞、延安中学党委副书记马越、西延安中学校长张伟民、建青实验学校副校长张佩萍、华东政法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主持工作)潘敬芳、娄山中学校长王云芝、姚连生中学校长姚海涛、泸定中学校长赵惠勤、天山初中校长陈红、复旦初中校长傅松、西郊学校校长缪青、省吾中学校长陈依群、小教一学区主任张佩红、江五小学校长邵春安、哈密小学校长郁益民、适存小学校长胡蓉、绿苑小学校长袁晓敏。
2.考察地点和机构
在美期间,考察团途经旧金山、华盛顿、纽约、芝加哥四座名城。先后参观、考察了斯坦福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华盛顿大学、芝加哥大学、北部大学和美国西点军校等世界著名大学;国家公立特许联合组织、伊州非盈利教育机构、伊州教育协会、美国教育研究机构湖林社区学院(Lake Forest College)等教育服务单位;美国孔子学院、芝加哥市教育局公立学校学区、伊利诺伊州教委资助的天才学校、北部大学预科高中、Lombard小学44学区、湖林私立中学(Lake Forest Academy )、Lockport Township高中等中小学。
3.精彩的培训讲座
培训期间,我们听了十多个讲座,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主讲者运用比较的研究方法,辩证的思维方式,侃侃而谈,平易近人,为我们做出了很好的表率。如关于特许学校,通过互动式的培训,我们了解了美国的特许学校是义务教育一部分,是免费、自愿参加的。特许学校是自治的、有一定的自由度、具有办学的灵活性,上课的时间、校服等可以自行选择;必须要有结果,做到创新、成绩要比其他学校好。家长都希望孩子进特许学校,奥巴马上台之后,一再强调增加特许学校来应全球的竞争。
4.感受美国的文化
除了参观考察美国的一些教育机构外,我们还参观了芝加哥工业科技博物馆、公共图书馆、华盛顿艺术博物馆、旧金山英特尔博物馆,走访了海明威出生地、世贸遗址、联合国总部等地,还有幸观看了芝加哥公牛队与山猫队的NBA篮球赛和芝加哥交响乐团的演出,了解了美国公共资源体系、儿童服务项目,感受了美国的文化。考察美国的文化可以让我们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可以让我们在美国社会文化的大背景下观察教育、理解教育。
二、多元、开放、个性化的美国基础教育
美国教育是一种开放、多元、充满个性化色彩的教育,这次赴美教育考察,使我们对美国基础教育有了一定的认识。
1.多元的美国教育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多元经济、多元文化、多元生活必然带来多元教育。无论是大学还是小学,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并存和谐共处。学校教育、成人教育、社区教育、高等教育相互融通。美国教育的多元性还体现在文化的多元与融通。我们考察的罗兰高级中学就有四十多种不同语言(学生来自四十多个不同的国家),语言承载的是文化,他们在接受美国文化的同时,又同时将自己的文化带入了美国。这种交流融合的过程,实质是文化的碰撞提升的过程。
美国教育外部环境的宽松性,也有益于教育的自然回归,这种回归避免了教育的浮躁,提高了教育的诚信度。在学校里,到处可以感受管理的人文性:人际的和谐性、课堂的互动性、课间的愉悦性,其实质是最大限度的对人的尊重关怀,把人的发展置于教育的主体位置。
美国没有国家课程,只有地方课程。美国的中小学课程也是多元化的,学校在课程落实上采取因人而异的办法,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或兴趣选择课程及教师,不仅保证了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满足了每个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我们在高中看到的汽车修理实验室,木工实验室,令人感叹不已,其设备绝对比一间正式的工厂还要齐全。不仅摄影、烹调、陶艺等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被列入了选修课的范畴,就连流行音乐、台球、电子游戏也登堂入室,成为了学生的选修课。
美国教育的人才观呈现阶梯和立体的多元化形态,并体现在大学教育的层次化。学生高中毕业申请读大学,有很多选择的方式,完全没有国内“华山一条路”的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