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散文[精选].ppt

  1.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代散文[精选]

散文的时代 历史散文:纵横时代的民族风采 诸子散文:民族关于社会、人生的思考 历史散文(叙事) 此一部分分四块,即: 1、 中国散文之源:从卜辞到《春秋》 2、 关于《左传》的基本情况与艺术成就 3、 关于《国语》的基本情况与艺术成就 4、 关于《战国策》的基本情况与艺术成就 一、 中国散文之源:从卜辞到《春秋》 1、中国散文的萌芽:甲骨文、金文 2、《尚书》的性质和内容 3、《春秋》的性质与内容 1、中国散文的萌芽:甲骨文、金文 散文的产生是和文字的发展分不开的。现在所见到的最早的记录语言的文字是商代的甲骨文,距今约三千多年。这可以说是我国散文的萌芽。而周代金文及《周易》、《尚书》中的记事记言文字比甲骨文更完整,并有某些生动的形象描写,这代表了我国散文发展的一个良好开端。先秦诸子散文与历史散文,正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P88(卜辞) 2、《尚书》的性质和内容 《尚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政治文集。原名《书》,后称《尚书》或《书经》。“书”就是著的意思,“尚书”就是“上古之书”。包括《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主要内容是记录帝王或执政大臣的誓辞、讲话、文告的。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其中《虞书》、《夏书》共四篇,《商书》五篇,《周书》十九篇,共28篇。此是今文《尚书》之数;古文《尚书》多16篇,但后失传。今所谓古文《尚书》者,乃后人伪造。除《周书》外,大多都是是后人的追记,《周书》则是西周到春秋前期的文献。《尚书》是记言文之祖,对后世影响很大。 书之命名 《荀子·勸學》:“《書》者,政事之紀也。” 《春秋說題辭》:“尚者上也,上世帝王之遺書也。” 《說文》:“書,著也,從聿,者聲。”“著之竹帛爲之書。” 关于尚书的文章: 杨绳武《锺山书院规约》:经莫高于《尚书》,亦莫古于《尚书》……《尚书》,千古文字之祖也。 武士选《尚书因文》:从八家文溯而上,以至于《尚书》,便知古今文法相通。因文论文,《尚书》绝不远于人情……五官百骸,无不全具,精神毛发,一一都动。则不必斤斤言文,而天下之妙文出矣。 3、《春秋》的性质与内容 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大事记,相传为孔子所修。记事起自鲁隐公元年,迄于鲁哀公十四年。记录了春秋时代二百四十二年的大事。其文字简括、平实、含蓄、严谨。寓褒贬于行文用字之中,故后世称“春秋笔法”。 《春秋》的命名 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序》:“《春秋》者,鲁史之所记,必表年以为首。年有四时,故错举以为所记之名也。” 刘知几《史通·六家》:“儒者之说《春秋》也,以事系日,以日系月,言春以包夏,举秋以兼冬。年有四时,故错举以为所记之名也。” 僖十六年: 春王正月,戊申朔,陨石于宋五。是月也,六鹢退飞过宋都。 《春秋》评论 徐积《节孝集》卷三十一《语录》:为文必学《春秋》,然后言语有法。 《薛文清公读书录》:《春秋》字字谨严,句句谨严,全篇谨严。 二、《左传》的叙事和记言 1、《左传》的性质 2、《左传》的作者 3、《左传》的思想倾向 4、《左传》对《春秋》的发展 5、《左传》的叙事艺术 6、《左传》的写人艺术 7、《左传》的语言艺术 1、《左传》的性质 《左传》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编年史著作,原名《左氏春秋》,西汉以后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它记事上起鲁隐公元年,下至鲁哀公二十七年,共二百五十五年的历史。它与《春秋谷梁传》、《春秋公羊传》,同被称为“春秋三传”。所谓“传”’就解释“经”的,因为古人认为这三部书都是解释《春秋经》的,故称“春秋三传”之称。 2、《左传》的作者 关于《左传》的作者,相传是春秋时鲁国左丘明所作。左丘明大约与孔子同时,班固以为是鲁太史,或以为孔子弟子。但后人又有子夏作、吴起作、刘歆作等说。之所以名《左氏传》,或以为“左氏”为地名,吴起即左氏人,因吴起传其学而得名。或以为“左丘明”而得名;或以为“左丘明”姓“左丘”而非“左氏”,当因“左史”“右史”而得名。 3、《左传》的思想倾向 (1)以礼为核心的价值判断; (2)以人为本的哲学观念; (3)以民为本的政治思想; 4、《左传》对《春秋》之发展 (1) 将大事记发展为完整的叙事散文; (2)将寓褒贬于文字之中发展为寓价值判断与叙事之中; (3)创立了“君子曰”、“君子是以知”等评断方式。 杨绳武《文章鼻祖》评《城濮之战》: “报施救患,取威定伯”八字是一篇骨子。救患不过报施,取威即是定伯。侵曹,报曹公之观裸也;伐卫,报卫文公之不礼也;救宋,报宋襄公之以马二十乘也;退三舍,报楚子反国之言也;令独无入僖负羁之宫,为报施也;而独于无入僖负羁之宫,明点“报施”两字,盖盘飱置璧,不忘报,况曹卫楚恩怨之大乎?胜楚得诸侯,而天王策为侯伯,是取威定伯也。报施救患,取威定伯,其功又全在一战。 一战而伯,是一篇线索 晋侯曰:我欲战矣

文档评论(0)

jsntrgzxy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