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柳传志看企业家能量场.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柳传志看企业家能量场.doc

从柳传志看企业家能量场   “柳传志作为中国企业界的教父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可是老柳似乎不太喜欢这种叫法。冯仑调侃说柳传志应该做成相片挂墙上。老柳‘反击’说,‘你吃喝玩乐随便,就把我当相片放那儿搁着,凭什么呀?现在咱们说话多随便,如果我跟教父似的,那就要穿得一本正经。我还是想说什么说什么,但是不会出大格,这样大家也愿意接触。我说的都是自己的真实感受’。“由此看来,柳传志确实是个性情中人,不希望社会把他看做什么“大成至圣”一类的人物给供奉起来。可是,柳传志带领他的企业取得的巨大成就,确实在中国企业界树立了一面旗帜,特别是在中国企业普遍的不成熟状态下,这种榜样作用显得尤为珍贵。当然,柳传志毕竟是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成长起来的,还不能完全脱离中国社会的现实,在他占绝对主流的可圈可点的事迹后面,也是有一些颇具争议的地方。我们研究柳传志,就是希望还原一个真实的柳传志,有血有肉的中国企业家榜样。最重要的是挖掘出是由于哪些深层次的原因,造就了柳传志的优秀品格和个人特质,又是哪些原因给我们留下了些许遗憾,这些东西对于中国企业的发展才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在柳传志带领联想走过的30年历程里,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迈过了多少沟沟坎坎,又引起了多少后人评说?像“柳倪之争”引发的“技工贸”转向“贸工技”,“挥泪斩孙宏斌”化解了分公司独立风波,“惺惺相惜褚时健”与向科学院争取分红权,“联想转型失败”与并购IBM PC的成功,“在商言商”后面的潜台词等等。所有这些惊心动魄事件后面都有无数的评说,总的来说是两个极端:不是浅薄的吹捧就是刻薄的讽刺,很少有人能站在一个实事求是的立场上,从深层次理解与研究的立场上,从最新的心理学能量理论立场上,去走进他的内心,还原一个真实的、有血有肉的企业家形象。我们研究柳传志,希望从这些角度重新审视历史,不是简单地以“好”“坏”去评判,而是以平和的心去体察、去品味。   “柳倪之争”   “柳倪之争”无疑是柳传志事业发展中一个大痛点。事实部分已经被无数媒体讲述得很清楚了,关键是什么原因促成了联想从“技工贸”转向“贸工技”,而且联想从此基本上失去了技术创新的基因。首先,我们应该断定:柳传志绝非不懂技术创新的重要性,这点我们从当初“三顾茅庐”请倪光南出山、前期对老倪的极为重视与尊重、联想三次创立研究院、以及近期老柳对联想未来发展的担心均可清晰地感觉到。可是倪光南事件的发生与其后的恶性发展,客观上造成老柳不得不改变了联想发展道路。这也许是柳倪各自的特质形成的必然结果。   倪光南是典型的知识分子,且对技术极为痴迷的那种类型。他是知道技术创新对企业的好处的,但是除了技术,他真是对其他都不太懂了。他不懂商业,不懂社会,不懂人情世故。这点从他离开联想后,所支持的其他技术创新(基本是863、973、核高基项目)无一成功也可见一斑。   柳传志深知技术对于企业的重要性,联想早期汉卡的成功也让他尝到了甜头。可是当激烈的市场形势发生变化时,那种小打小闹的技术不可能延续下去了,当面临着要么在技术上深入做下去,要么放弃技术路线的十字路口时,柳传志犹豫了。天生的商人敏感性使他意识到:如果按照老倪的设想大举投入深度研发,联想当时的财力可能是吃不消的。于是他不得不选择停下来,走一条相对保守的路。从当时的现实情况考虑,这个决策是对的。它至少保证了联想不会在那个当口突然死去。柳传志那时的心灵能量就是做出了那个选择,从此,联想走上了另外一条路,可能产生的第二个华为没有出现,因为他内心深处明白:说是“贸工技”,可是目前的联想恐怕与真正的技术导向型企业是失之交臂了。   “孙宏斌事件”   “孙宏斌事件”是任何企业都会发生的领导力危机,即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由于前期快速发展埋下了一些隐患,很多企业躲不过这种冲击就倒下了,而我们感兴趣的是老柳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客观地说,孙宏斌也是个能量相当强的人,把他放在一个地方,他也是要当头的。从他当时表现看,在很短时间内,就迅速建立了各地分公司,业务飞快地发展起来。关键一点是这些分公司是听命于他这个企业管理部经理的,而不是柳传志的。他认为这就是可以跟柳传志叫板的资本了。   凭良心说,我认为孙宏斌的领导力以及创新能力是非常杰出的,甚至不在杨元庆和郭为之下。为什么这样一个“杰出”人才不能为老柳所容,甚至培养成联想接班人?而是把他送进监狱呢?问题就出在文化价值观上。老柳希望的接班人一定是在某种“价值观”下,执行力强的人,孙执行力超强,可是突破了老柳的“价值观”,这是柳传志不能容忍的。或者说,老柳可以认可他的能力,但是不认可他对联想文化价值观的破坏力。这就是为什么在他出狱后,老柳还把他作为朋友,送50万资金支持他创业,但是不可能再回联想的原因。由此可见,柳传志对于联想接班候选人的选择标准是按照他的价值观来定的,这

文档评论(0)

jingpinwed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