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A4_酶学2003).ppt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复旦大学生物化学系 黄伟达 第四章、酶学 研究历史 酶, enzyme 酶为什么能催化生化反应 酶学研究史1 1713年 Reaumur 1783年 Spallamzan 发现鸟的胃液能消化肉 1814年 Kirchhoff发现稀酸对淀粉的加水分解作用【麦芽抽提液加入淀粉后能生成麦芽糖, 即麦芽抽提液中必定有能水解淀粉的水溶性物质→ferment (酵素)】 1826年 Mitscherlich提倡水溶性酵素为 unorganized ferment 1830年 Kuhlne开始使用Enzyme这一术语 1833年 Payen Persoz 从麦芽抽提液得到了 ferment, 称diastase 【溶于水、稀酸, 但不溶于高浓度酒精, 即现在的amylase】 1835年 Berzelius提出ferment起的是催化作用 酶学研究史2 1857年 Pasteur认为发酵分几个阶段进行, 每一步都有特定的酶参与, 但酶只在活体细胞中才能起作用 1894年 Bertrand发现了水解酶以外的酶 1897年 Buchner兄弟以 没有酵母的酒精发酵 证明了酶可以离开细胞起作用 1910年 Halden Young 发现酶是蛋白质与耐热性低分子量化合物(cofactor)的复合物, 提出蛋白质只是担体 1913年 米氏方程建立 1926年 Sumner得到了Urease的结晶【1?2年后, Northrop结晶化了Pepsin, Trypsin等蛋白酶】结晶中测定不到cofactor 1929年 Warburg发现呼吸链诸酶中的血红素 【1935-1936年微生素与辅酶的关系的解明】 1929年 Sabbarow发现ATP【1939-1940年 F.Lipmann解明高能磷酸化合物的生理意义】 1959年 Sutherland cAMP的发现----→酶与激素的关系 1970年 Restriction enzyme的发现-----→基因工程 1982年 Thomas R. Cech和Sidney Altman 在研究RNA分子剪切机理时发现RNA分子也有催化能力 酶的分类 酶的结构概念 全酶 (holoenzyme) || 酶蛋白(apoenzyme) + 辅助因子 (cofactor) cofactor 酶的命名法 EC号的第一个数字 1. oxidoreductase 氧化还原酶类 2. transferase 转移酶类 3. hydrolase 水解酶类 4. lyase 裂合酶类 5. isomerase 异构酶类 6. ligase/synthetase 连接酶类 米氏方程 酶催化的反应中各成份的变化 酶反应的速度不停在变 酶反应的初速度与 底物浓度之间的关系 Michaelis-Menten方程(1913年) 假设 E+S ES 的平衡迅速建立 反应初速由最高速度与底物浓度决定 v = Vmax f(S) v = Vmax / (1 + C/[S]) 或 v = Michaelis-Menten方程(1925年) Briggs Haldane重新推导 E + S ES P + E k1([Eo]-[ES])[S] = k2[ES] + k3 [ES] k2 + k3 ([Eo]-[ES])[S] k1 [ES] [ES] = [Eo][S]/(Km + [S]), Km=(k2+k3)/k1 因为 v = k3[ES], 而 Vmax = k3[Eo] 因此 v

文档评论(0)

xiaoga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