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④章醇酸树脂报告.ppt

  1.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④章醇酸树脂报告

4.3.5丙烯酸改性 冷混拼用 多元醇多丙烯酸树脂和短油度醇酸树脂配合,用氨基树脂交联固化,降低固化温度,改进涂膜流平性、光泽和硬度。 通过双键共聚改性 利用两组分基团之间的反应 丙烯酸微胶囊改性 4.3.6 其它改性 苯乙烯改性 酚醛树脂改性 有机硅改性 有机铝改性 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改性 其它改性书不尽书 案例 豆油27~31%;三羟甲基丙烷(1)18~24%;PbO油量的0.0035%;苯酐27.3~31.3%;三羟甲基丙烷(2)5~11%;酯化回流二甲苯2%;丙烯酸8~15%;甲苯35~42%;酸催化剂0.5~1.5%;阻聚剂0.1~0.15% 先升温到120℃加PbO、豆油、三羟甲基丙烷(1),在240 ℃下醇解,测定容忍度,达到终点时降温到200 ℃,加苯酐,逐步升温220~240 ℃下酯化到酸值5,降温到120 ℃下加丙烯酸、催化剂、阻聚剂、甲苯,酯化到酸值20。 4.4 饱和聚酯树脂 饱和聚酯树脂可以看作是无油醇酸树脂。由多元醇、多元酸聚合而成的线型树脂,广泛用于氨基、环氧、聚氨酯等高档涂料中。例如 成分 摩尔数 eA eB mo 三羟甲基丙烷 2.0 6.0 2 1,6—己二醇 9.0 18.0 9 间苯二甲酸 10 20.0 10 合计 20.0 24.0 21.0 4.4.1 聚酯涂料原料 常用多元醇 常用多元酸 三羟甲基丙烷 新戊二醇 环己烷对二甲醇 HOOCCH2 CH2 CH2 CH2COOH HOOCCH2 CH2 CH2 CH2COOH 六氢苯二甲酸酐 4.4.2 聚酯树脂性能 1、分子量为10000~30000的线性聚酯树脂,具有良好的溶解性,涂层具有柔韧性、优异的硬度和稳定性。用作卷材、罐头涂料,和氨基树脂一块使用。 2、分子量为500~7000的一般具有多功能端基,可以是线性,也可为支链,端羟基用氨基和异氰酸酯为交联剂,端羧基用环氧树脂和聚噁唑啉为交联剂。 案例 酯化通常在200~240℃进行,使用催化剂有机锡(二丁基二月桂酸锡)、原钛酸酯或者醋酸锌,用量为总量的0.05~0.25%,MF交联酸值5~10mgKOH/g;异氰酸酯为交联剂,酸值2mgKOH/g。 MF交联的聚酯,Mn=2000~6000, Mw/Mn=2.5~4 平均官能度4~ 续案例 酸值2~8mgKOH/g,分子量6000,羟值50mgKOH/g 新戊二醇282.6(100%),间苯二甲酸249.0(60%),己二酸91.25(25%),对苯二甲酸62.25 (15%),三羟基甲基丙烷6.25(2.5%),二丁基二月桂酸锡0.5,二甲苯30 4.4.3 聚酯涂料用途 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弹性、耐候性、优良的耐冲击性、耐摩擦、耐污染、附着力强、耐腐蚀,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 金属板材和卷材 罐头涂料 汽车涂料 工业涂料 4.5 不饱和聚酯树脂 不饱和聚酯树脂是溶解于苯乙烯的顺丁烯二酸聚酯,用自由基引发剂引发时,苯乙烯和聚酯上的双键发生共聚,生成接枝共聚合苯乙烯均聚的复杂混合物。 苯乙烯是活性溶剂,不饱和聚酯涂料是无溶剂涂料 4.5.1 原料 邻苯二甲酸酐(PA)、顺丁烯二酸酐(MA)、丙二醇、乙二醇。 聚酯/苯乙烯=70:30 引发剂:过氧甲乙酮、过氧环己酮 促进剂:环烷酸钴 防止氧阻聚:加苯乙烯石蜡溶液 4.3.4 环氧脂漆 双酚A 双酚A环氧树脂 4.5.2 不饱和聚酯改性 光固化:加入光引发剂可以产生光固化 气干:引入烯丙基、苯甲醚的共聚单体 应用:80年代应用于木器,具有良好的光亮和透明度。 原子灰 玻璃钢 第四章 醇酸树脂 醇酸树脂是重要的涂料用树脂,由多元醇、多元酸、一元酸缩聚而成的线性树脂。由于技术、经济上无可比拟的优势,制造工艺简单,原料易得,综合性能好,经过改性新品种不断增加,使之永葆青春,占合成树脂总量的一半。 4.1 醇酸树脂原料 4.1.1 植物油和一元酸 植物油: (100g油吸收的碘的质量(g)) 1、干性油:桐油、梓油、脱水蓖麻油、亚麻仁油、苏籽油、大麻油。 2、半干性油:豆油、葵花籽油。 3、不干性油:棉子油、蓖麻油、椰子油。 油类对醇酸树脂性能的影响 油或油脂酸 碘 值 漆 膜 性 能 干率 保色性 保光性 桐油 梓油 亚麻油 脱水蓖麻油 豆油 妥尔油 棉籽油 花生油 蓖麻油 椰子油 160~165 165~187 170~190 125~144 130~140 125~150 110 108 85 8 一元酸 十二烷酸(月桂酸)C11H23COOH 十四烷酸(豆蔻酸)C13H27COOH 十六烷酸(棕榈酸)C15H31COOH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ee8887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