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础一年级第五讲[精选]
2013/7/20
基础一年级第五讲主讲—临海听风对仗一、 对仗,是我国诗歌中最具魅力的格律形式诗词中的对仗,即对偶,如同古代仪仗队的排列一样,两两相对(也有人比作门的双扉,车的两轮)。所谓对仗,就是在诗词中把两个同类的字(或词)并列起来,可以句中自对,也可以两句相对。我们一般讲的对仗,主要是指两句即出句与对句相对。 对仗,是我国诗歌中最为独特、最具魅力的格律形式,也是较难掌握的一种技巧。如果运用得好,不仅可达到结构形式美和音韵声乐美,而且可使内容更为鲜明和富有魅力,成为律诗中的闪光部分。违反对仗规则也叫做“失对”。因此,学好用好对仗,是律诗创作优劣成败的关键。 二、 对仗的规则要求 1、平仄声相对。即平声对仄声,仄声对平声。这在诗词的格律式中已有明确规定,我们只是遵循罢了。 2、词性词义相对。即上下两句相对应的词,一般应是名词对名词、代词对代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这样还不够,因为名词又可细分为若干类,如人名、地名、动物名、植物名、天文名、器物名等等,只有同类名词的相对,才称为工整的对偶(简称“工对”)。 为了加强对对仗的认识,下面引用清代进士车万育所著《声律启蒙》(按《平水韵》编写)“一东”韵其中一则,可以中领略一字对、二字对、三字对乃至十字对的技巧和押韵的功夫(注意平仄和词性词义相对):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钧之翁。 3、语法句式相对。即上下两句主语对主语,谓语对谓语,宾语对宾语,定语对定语,状语对状语。例如:“树色随关迥,河声入海遥”,主一谓一宾一补结构相对,且主语“树色”“河声”均为前一名词修饰后一名词,应是“工对”。 4、对仗的功夫主要用在中两联为了表达上的方便,古人把五律和七律的第一二两句叫首联,第三四两句叫依颔联,第五六两句叫颈联,第七八两句叫尾联。律诗的对仗一般用在中两联(即颔联和颈联)。下面以七律格式为例:首联{仄仄平平仄仄平(首联出句)?? 平平仄仄仄平平(首联对句)颔联{平平仄仄平平仄(颔联出句)?? 仄仄平平仄仄平(颔联对句)颈联{仄仄平平平仄仄(颈联出句)?? 平平仄仄仄平平(颈联对句)尾联{平平仄仄平平仄(尾联出句)?? 仄仄平平仄仄平(尾联对句)中两联对仗,是对律诗(指五律、七律)的一般规则而言。但对仗的规则也可以推广使用。例如:(1)绝句本来可以不使用对仗,但诗人有时也会在首联(即前两句)使用对仗,有时在尾联(即后两句)使用对仗,有时甚至首尾两联全都使用对仗,然而毕竟少见;(2)律诗中,也有首联对仗、尾联对仗或四联全对仗的,同样这种情况也是少见;(3)长短两句,有个别地方(指平仄相对,或字数相同的对句中)也可使用对仗,但并不是非对仗不可;(4)至于排律(又称长律)除首尾两联可以不对仗外,中间各联(无论是六韵、二十韵乃至上百韵的排律)全都要求对仗。上面我们介绍了对仗的基本知识。在写作中具体应用时,首先应当抓住最基本、最为常见的规则要求,同时要善于掌握宽严结合的方法。这样会更为利于入门和上手。 律诗对仗的常规——中两联对仗在律诗(含五律、七律)中,对仗一般用在中间两联,即颔联和颈联。但在五律中,首联对仗的例子也不少,原因是五律常见首句不入韵,首联平仄相对,有利于作对仗处理。尾联是结束句,一般不适宜对仗。但无论首联、尾联是否对仗,也并不能因此而减少中两联的对仗。下面列举两首五律对仗的实例:??春日忆李白杜甫)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何时一尊酒?,重与细论文。(文韵)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浅析]全诗中两联对仗。颔联中“庾”(信)对“鲍”(照),人名对人名;“开府”对“参军”,官名对官名。颈联中,“渭”(水)对“江”(长江),水名对水名;“北”对“东”,方位对方位。堪为工对。“清新”句和“何时”句,均为变格句。???观猎?(王维)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浅析]全诗中两联对仗。颔联中“鹰”对“马”(动物对);“眼”对“蹄”?(体形对)。律诗对仗常见的几种方式我们上面讲过,律诗(含五律、七律)对仗,有平仄声相对、词性词义相对、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