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寺[精选].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明寺[精选]

大明寺导游词 各位朋友,欢迎大家来到大明寺参观游览。 ????大明寺地处城北蜀冈中峰,它以悠久历史和优美环境,依山面水,享有“淮东第一胜境”的盛名。众多的文物古迹,迷人的山水景观,是集佛教庙宇、文物古迹和园林风光于一体的游览胜地,古往今来高僧辈出,君王贤圣,骚人墨客,国内外风雅名流,曾云集于此,游览观光者无不流连忘返,虔诚祈求者,无不吉祥如意,福寿无量。 ????大明寺初建于南朝宋大明年间(457~464年),故称“大明寺”。隋建“栖灵塔”,故“大明寺”又称“栖灵寺”;又因大明寺在隋宫、唐城之西,亦称“西寺”。 ????唐时,栖灵塔毁于雷火,宋代重建,不久又废圮。于后,寺名亦由栖灵寺复名大明寺。至清代(1765年),乾隆皇帝南巡,改名为“法净寺”。1980年鉴真和尚塑像从日本到中国展出,称之为“回国探亲”乃恢复大明寺原名。 ????大明寺风物景观,由寺庙、文章奥区(栖灵塔塔院)、鉴真纪念堂。仙人旧馆、西苑芳圃五部分组成。请各位朋友,随我沿导游线路一一游览。 ????[栖灵遗址牌楼]现在我们已来到大明寺山门前,这座庄严典雅的木制牌楼,依山面水,极为壮观,四柱三楹。中门之上朝南有篆书“栖灵遗址”四字;北有篆书“丰乐名区”四字,丰乐之名源于此地旧属大仪乡丰乐区。 ????[山门殿]牌楼北约20米,即大明寺正门,黄墙三门,额“大明寺”,门东侧围墙嵌有“淮东第一观”石刻,取北宋秦观诗句“游人若论登临美,须作淮东第一观”。清代书法家蒋衡书;西侧墙上嵌“天下第五泉”石刻,为清代书法家王澍书。 ????进庙门,便是天王殿。正中供奉袒胸露腹、笑口常开的弥勒佛,背后是佛教护法神韦驮立像;大殿两侧供奉四大天王雕像,分别为: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东方持国天王,均为佛门护法神,分掌风、调、雨、顺之权。 ????出口山门殿(天王殿)北门,为一大庭院,院中正殿为大雄宝殿。大雄宝殿三楹三檐,三层檐下悬“大雄宝殿”横匾。屋脊嵌有宝镜及砖刻“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字样。大殿前后为双步梁,加走廊。大殿正中供释迦、药师佛、阿弥陀佛三尊大佛,三佛背后奉侍南海观音,大殿两侧为“普种福田”的十八罗汉雕像,栩栩如生,形象逼真。 ????出得大殿,我们先进入庭院东侧的“文章奥区”参观。 ????[平远楼]现为大明寺贵宾接待处,平远楼高三层,阔三间,单檐歇山顶。楼下前置卷棚廊,二楼槛窗横陈,三楼正中悬“平远楼”匾额。此楼初建于清雍正十年(1732年),由汪应庚建平楼,其孙汪立德增高为三层,取宋代画家郭熙《山水训》中“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以此句意命名为“平远楼”。 ????[印心石屋]“印心石屋”横碑;在平远楼南院位东侧面西。此巨碑之来历为:清代嘉庆年间进士陶澍,道光时官至两江总督加太子少保,其原籍在湖南安化县,寓居洞庭资水畔两岸石壁,屹立如重门,澄潭潆伏,深数十丈,有石出于潭,方正若印,名曰“印心石”。陶澍幼时随父读书,书斋在此石北岸,名曰“印心石屋”。陶澍在嘉庆年间著有诗钞初集,以《印心石屋寺钞初集》名其集。后又著《印心石屋诗集,奏议》等。道光十五年(1835)宣宗召见陶澍,问其家世里居,得知吓p心石屋”来历,为陶澍题御书“印心石屋”,越五日后又复赐擘窠大字“印心石屋”。陶澍为感皇恩,于道光十六年在其家乡湖南安化县北百二十五里一都资水南岸,制“御书崖”摹“印心石屋”四字于其上;另制巨碑数块于所辖之大都市之内。今江苏省南京,苏州、连云港等地均有此巨碑,扬州此块保存最完好。背面不仅刻有《印心石屋山水全图》、《印心石屋南宴全图》,而且刻有《奏折》、《跋语》和《勒石平山堂后记》,惜已部分漫漶。 ????[栖灵塔]栖灵塔因皇帝诏令存放释祖之圣灵,、使大明寺更具盛名,有栖灵寺之称。唐代著名诗人李白、高适、刘长卿、刘禹锡、白居易等均登临栖灵塔赋诗赞颂。刘禹锡与白居易于宝历二年(826年)二人同游扬州,赋诗《同乐天登栖灵寺塔》,内容是“步步相携不觉难,九层云外倚栏干;忽闻笑语半天上,无数游人举眼看”。可见当年诗人对栖灵塔的赞誉和游人之多。可惜在唐武宗会昌三年(843年)一代胜迹化为焦土,后来观光者无不感慨叹息。 ????为励图宏业,重振雄风,各界人士倡议重建栖灵塔。1988年,大明寺方丈瑞祥法师在寺东园选地为重建栖灵塔立奠基石。瑞祥法师圆寂后,能修法师主持大明寺工作,率众僧省吃俭用,募化资金,以一流的风采,恢复当年栖灵塔之优峻,专请扬州建筑设计院精心设计,从1993年8月27日开机钻探,12月7日正式动工打桩,到1995年12月竣工举行庆典,耗资一千万元以上。无数海内外缁素大众,护法檀越,解囊资助,广种福田,共襄胜举,功德无量。 ????栖灵塔塔身方形,九级佛塔置于2.50米高的承台之上,塔下设地宫,主体结构为钢筋混凝土,内部木结构楼阁式,总建筑面积1865平方米。

文档评论(0)

dart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