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安全行为学培训[精选]
对事故的影响因素 海恩法则 是德国飞机涡轮机的发明者德国人帕布斯·海恩提出一个在航空界关于飞行安全的法则,海恩法则指出: 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 法则强调两点:一是事故的发生是量的积累的结果;二是再好的技术,再完美的规章,在实际操作层面,也无法取代人自身的素质和责任心。 墨菲定理 墨菲定律源自一个名叫“墨菲”的美国上尉,他认为“只要存在发生事故的原因,事故就一定会发生”,而且“不管其可能性多么小,但总会发生,并造成最大可能的损失”。 破窗效应(Break Pane Law)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菲利普·辛巴杜(Philip Zimbardo)于1969年进行了一项实验,他找来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把其中的一辆停在加州帕洛阿尔托的中产阶级社区,而另一辆停在相对杂乱的纽约布朗克斯区。停在布朗克斯的那辆,他把车牌摘掉,把顶棚打开,结果当天就被偷走了。而放在帕洛阿尔托的那一辆,一个星期也无人理睬。后来,辛巴杜用锤子把那辆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 结果呢,仅仅过了几个小时,它就不见了。以这项实验为基础,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了一个“破窗效应”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幢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示范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结果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繁荣。 劳动强度的分级 劳动强度不同,单位时间内人体所消耗的能量也不同。从劳动生理学方面讲,以能量代谢为标准进行分级是比较合适的。这种分级可以把千差万别的作业,从能量代谢角度进行统一的定义。 目前,国内外对劳动强度分级的能量消耗指标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相对指标,即相对代谢率RMR。 这种指标在国外应用比较普遍,目前在我国已开始使用。另一种是绝对指标,如8h的能量消耗量,劳动强度指数等。 照明 视觉信息编码 Parallel Processing simultaneous processing of several aspects of a problem simultaneously (三)颜色与安全 1 、色彩知觉 2 、色彩的冷暖 * 安全行为学培训 何 彦 浙江工业大学应用心理学 heyan@zjut.edu.cn 0571安全管理和教育的内容 不安全行为(控制) 安全行为(激励) 工作环境及管理(人性化设计) 人的行为层次及安全教育与培训 知识层次的教育与培训 知识层次的行为 规则层次的教育与培训 规则层次的行为 操作层次的教育与培训 反射层次的行为 安全教育与培训层次 人的行为层次 安全教育的过程: 初级 中级 高级 安全知识教育 安全技能教育 安全态度教育 总汇 一、为何事故总是发生? 二、行为的身心基础 三、安全与情绪、人格相关吗? 四、行为个体需要安全吗? 五、惩罚需要吗?奖励需要吗? 六、如何进行有效的安全教育? 七、事故后的处理 一、为何事故总是发生? 为何酒驾一直发生? 人可控吗? (需求、动机、情绪、思维、人际关系、生活事件、人格发展水平?) 机器可控吗? (触觉性[冷的、硬的]、危险性、耗损度、人操作的熟练程度) 环境宜人的吗? (温度、湿度、空间的大小) 个体因素:智力/健康和体力状态/疲劳/工作经验/年龄/性别/生活紧张 工作环境、工作性质因素 机器、设备的设计因素 与安全密切相关的心理状态 省能心理(偷懒) 侥幸心理 逆反心理 群体心理 二、行为的身心基础 (一)人的神经系统 人脑的结构 在你眼中,她是在顺时针旋转,还是逆时针? 眼睛与视觉中枢 脑的年龄会影响行为吗? 你的大脑有几岁? ? 大脑的意识水平 0 0.9 ? 2~5个9 ? 6个9以上 0.9 睡眠,脑病发作 疲劳、单调、困意、醉洒 安静起居、休息、常规作业 积极活动 紧急防卫反应、慌张、恐惧 0 迟钝 ? 被动 ? 主动、前方注意范围广阔 判断停顿、凝集一点 无意识,失神 正常以下,恍惚 ? 正常、轻松 ? 正常、明快 超正常、激动 0 Ⅰ ? Ⅱ ? Ⅲ Ⅳ 可靠性 生理状态 注意的作用 意识状态 状态等级 劳动强度分级 伐木工;大锤工 1.短时间内全身用强力快速作业;2.呼吸困难,2~5min就想休息 7.0以上 极重劳动 练钢、炼铁工;土建工 1.全身作业为主,全身用力;2.全身疲劳,10~20min想休息 4.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