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论文#.doc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重庆邮电大学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课教学活动论文(设计) 论文题目:品读《活着》 学 院:经济管理学院 专 业:市 场 营 销 年 级:2009 级 班 级: 指导老师: 2011年6月 摘要 余华是20世纪90年代异军突起的先锋派小说家之一,《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奠定了他在当代文坛不可动摇的地位,他的小说温情地直面苦难,深刻体味中国老百姓的生存状况,表现出悲天悯人的情怀和人道主义关怀。 《活着》是充满温暖的情感之力作,这篇小说以一种淡漠的话语基调,朴实平和地叙述着社会底层人群的生存故事,在悲剧性氛围里发掘种种人性的善良和光辉,凸现人格尊严的力量,寻找内心温暖的亮光。可以说余华的《活着》展示了一份中国人在动荡的灾难岁月中活着的执著与精神重量;从一个对立的角度,发现了现代中国底层人的生存状态。在福贵老人的生活和其亲人的死亡中最终昭示出宁静、忍耐、温情的受难,执著于此生此世的一种人性光辉,这也正是中国底层老百姓在残酷的境遇中对付生存困境的一种努力。 有人以为余华是当代少壮作家中最出色的一个。他的《活着》就表现出了一种灵动和剔透:穿越时间的迷雾、政治的块垒和生活的琐碎,余华轻而易举地复原了生的本质。那本薄薄的小册子,赢得了国际大奖和声誉,被无数的读者反复地阅读。他如庖丁解牛一般轻松地解构了悲剧之后的宿命,而宿命里的人们对待宿命的态度,恰恰是最打动人心的所在,那就是我们这个文化中最核心的部分:忍耐顺从,乐天知命。有人甚至把《活着》看成是中国哲学思想的标准小说白话版本。余华好像有意安排了《活着》主人公福贵的经历,让他经历了人间一切惨剧,从腰缠万贯到倾家荡产,气死了自己的父亲;从一个游手好闲的富家子弟变为每日为三餐奔忙的穷苦农民;明白了要珍惜妻子儿女时,却被拉去当了壮丁;好不容易回到家,母亲却不在人世了,女儿变得又聋又哑,还得面对生存的压力;儿子刚懂事,却被医生抽干了血而死(中年丧子);为女儿找到了一个很好的伴侣,她却在生孩子时大出血而死,留下了一个刚出生的婴儿;接着妻子生病而亡,女婿搬运时被压死,仅剩爷孙俩相依为命;外孙却因为吃豆子被撑死!一系列的灾难降临到福贵身上,面对亲人接二连三的死亡,福贵照旧在耕种着他的地,只不过那头老牛成了亲人们的化身,他嘴里喊着死去的亲人的名字,好像他们依然在他的生活中。我们不得不佩服福贵,佩服他的坚韧,因为他还活着,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他的一生是不幸的,但他依然平静地活着,直至最后只剩下自己一人。余华成功地为福贵找到了一条缓解苦难的有效途径—— 忍耐。没有血泪的控诉,没有撕心裂肺地尖叫,甚至都没有愤怒,有的只是福贵在生活中磨练出来的无边无际的忍耐包容着一切,以致再大的苦难来临,福贵也能将它消解于自己的忍耐之中。最终,福贵真是达到了与孤单的生活相依为命的地步。 关键词:苦难;活着;大学生;反思 目录 前言 ……………………………………………………………………………………4 一、对《活着》的文本解读 ………………………………………………5 二、社会背景分析 ………………………………………………………………7 三、启示 ……………………………………………………………………………8 四、主要参考文献…………………………………………………………………8 五、附录 ……………………………………………………………………………9 5.1小组基本信息 ……………………………………………………………9 5.2实践流程及安排 …………………………………………………………10 5.3组互评及自评评分表 ……………………………………………………11 前言 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作为我们借以透视社会透视人生的一个重要途径。作为先锋派的代表作家,余华以其特有的思维方式、感觉方式、语言风格独树一帜。他的《活着》用“死亡”这一主题给我们讲述了人生要如何活着如何不死。透过《活着》,我们得以透视到人生的许多问题。“活着”意味着什么?如何在苦难中找到平衡支点?学会关注自己的生命过程,珍惜当下的生活。 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整天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不知道活着的艰辛,不懂得父辈人经历的苦难,更不懂得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我们已经回不到那种艰苦的时代去体验生活的不易,但我们能够通过阅读这样一些经典著作来回味历史,使自己的心灵得到净化,并启发珍惜现在。此次我们小组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这个宝贵机会,对《活着》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品读,并对其进行总结。 一、对《活着》的文本解读 《活着》以福贵身边的亲人不断死亡的事件来构架全文。福贵曾是一个家有良田百亩的地主少爷,同时也是一个浪荡子、败家子。

文档评论(0)

tianjiao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