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ZT1942007工作場所防止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措施规范.docVIP

GBZT1942007工作場所防止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措施规范.doc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GBZT1942007工作場所防止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措施规范

ICS 13.100 C52 GBZ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GBZ/T 194—2007 工作场所防止职业中毒 Hygienic engineering measures for preventing and controlling occupational poisoning in the work place 2007-08-13发布 2008-0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发布 前 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是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卫生部职业卫生标准专业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批准。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安全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邵强、刘江、施瑾、刘光铨。 GB/T 194-2007 工作场所防止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措施规范 工业作业场所防护措施本规范适用于各类产生有毒有害的工作场所工矿企业总平面布局产生有毒有害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有毒有害的应布置在夏季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且地势开阔、通风条件良好的地段。 严重产生有毒有害气体且目前尚无有效控制技术的工作场所,应远离居住区。 单跨度厂房如有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的车间,应与其他建筑物隔离。 厂区道路布置应符合国家现行防火规范。厂区尽端式道路应有足够的消防车回转场地。产生有毒有害的作业场所内应留有足够宽度的通道,宽度不应小于1.2m。 工作场所设备布置 毒物易逸散的工业,可能发生剧毒物质泄漏的设备应有隔离措施。 放散不同有害物质的设备布置在同一建筑物内时,毒性大与毒性小的应隔开。如布置在多层建筑物内时,散发有害的生产过程应布置在建筑物的上层;如必须布置在下层时,应采取有效源头控制措施,防止污染上层空气。 建筑设计卫生要求 产生剧毒物质的车间,其墙壁、顶棚和地面等内部结构的表面,应采用不吸收、吸附毒物的材料,必要时加设保护层,以便清洗。车间内应有冲洗地面和墙壁的设施,车间地面应平整、光滑,易于清扫;经常有积液的地面应不透水,坡向排水系统。其废水应纳入工业废水处理系统。 为了保证车间内良好的通风和自然换气,产生有毒有害的工作场所不宜过于狭窄,厂房高度不低于3.2m,人均面积不少于4.5m2,人均占有体积不小于15m3为宜。 产生有毒有害的车间最好设计成多层建筑,底层布置抽气管道,过滤器及通风设备以及泵房、排水贮槽及化学品库等。 管理 工作场所职业防护所采用的各类设备和材料必须是相关质量监督部门认可的产品。 职业卫生防护工程设计与施工单位必须具备相应资质,禁止不具备个人承揽此类工程设计与施工。 对易发生跑、冒、滴、漏的生产设备要加强维修和管理,各种防毒设备必须建立必要的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特殊有毒作业应劳动制度与劳动组织。 凡产生一氧化碳的场所,应经常空气中一氧化碳的浓度,并安装一氧化碳警报器。生产过程要加强密闭、通风,对管道、阀门、设备应注意,防止漏气。 对于每个化学过滤式防毒面具或供氧(气)呼吸防护器应配备专用记录卡,以便记明罐(盒)或供气瓶的最后检查和更换日期,以及已用过的次数等。罐在不用时应将通路封塞,以防失效。 应定期检查防护用品是否损坏,以便及时更换,防止失效。面具和口罩应定期清洗、消毒,特别是公用的应在每次使用后立即进行清洗消毒,呼吸防护器应放置在阴凉干燥处。 用于紧急的呼吸防护器应定期严格检查并妥善存放在邻近可能发生事故的地点,取用。 在有毒工作场所的醒目位置应张贴警示标和职业卫生作业守则,专门部门经常性的监督检查。 化学品其特性、。 在工作场所贮存有毒物质的容器,都应贴上醒目的标,以示该物质名称及危险性。 输送有毒物质的管道系统、设备、阀门、安全设施、泵及其他固定设备均应贴上标签或注明记号以识别所输送的有毒物质。 个人防护 接触有毒作业的作业需特殊质地或式样的防护服。强酸、强碱作业者应着耐酸、耐碱工作服;接触有毒粉尘者应穿防尘工作服;接触局部作用强或经皮中毒危险性大的物质,应戴相应质地的防护手套;接触经皮肤进入能力强的化学,除工作服外尚应穿衬衣。 毒物呈粉尘、烟、雾形态时,从业人员需使用机械过滤式防毒口罩;毒物呈气体、蒸汽态,宜使用化学过滤式防毒口罩或防毒面具。在毒物浓度过高或空气中氧含量过低的特殊作业情况下,应采用隔离操作或供氧(气)式防毒面具。 作业环境毒物污染严重,暂时又难以改善的作业,应合理安排劳动和调配劳力,进行轮换操作,减少劳动时间或缩短接触时间。 如发生职业在当地无紧急救援机构和措施的情况下,应立即报国家中毒控制中心。 一般规定 有毒作业场所的辅助卫生设施的设计应符合GBZ 1的有关要求。 有毒工作场所都应设置盥洗设备、淋浴室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