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425碳酸盐岩成因及环境解读
第二十四及二十五章 碳酸盐岩沉积作用及沉积环境第一节 现代碳酸盐的分布与沉积环境 一、大西洋巴哈马台地的碳酸盐岩沉积 二、波斯湾南岸现代碳酸盐沉积 三、海南岛崖县鹿回头小东海礁沉积 四、现代广海碳酸盐沉积 五、非海洋碳酸盐岩的分布 第二节 碳酸盐沉积物的形成及控制因素 一、碳酸盐沉积物的形成 (一)初始碳酸盐沉积物均是化学(生物化学)成因的 当海水对CaCO3饱和及过饱和时则有CaCO3沉淀,即: Ca2+ + 2HCO-3 = CaCO3 ↓+ H2O + CO2↑ 现已证明,促使上述反应向右进行的因素有: 1、藻类光合作用吸收CO2,引起碳酸钙沉淀: 6 CO2 + 6 H2O 光合作用 C6H12O6 + 6 O2 2、PH值增加和碳酸盐浓度的增高,有利于碳酸盐沉淀。 3、细菌破坏作用产生氨,增加 了水体的PH值,对CaCO3沉淀起促进作用。 4、温度增加和蒸发作用的使CaCO3过饱和,使其发生大量沉积。 5、海水从高压区向低压区上升CO2的分压降低,有利于CaCO3的沉淀。 (二)、生物在碳酸盐沉积过程中有极重要作用 1、绝大部分的灰泥是有机来源的 1)底栖生物的死亡和破碎 2)较大碳酸盐颗粒的磨蚀形成 3)浮游生物群(动物及植物)的堆积 4)海水的直接沉淀作用 2、生物形成大量多种碳酸盐颗粒(生物颗粒) 如腹足类、绿藻、珊瑚以及多数有孔虫提供文石质点; 部分有孔虫、红藻以及棘皮动物,则提供高镁方解石。 少量低镁方解石来自腕足类、苔藓虫、介形虫、有孔虫、三叶虫、珊瑚 等。 3、造礁生物直接形成礁灰岩 如珊瑚、海绵动物、古杯动物、层孔虫、苔藓虫、厚壳蛤和水螅等。 4、生物的活动消耗CO2。加快碳酸盐沉积 藻类光合作用吸收CO2,引起碳酸钙沉淀: 6 CO2 + 6 H2O 光合作用 C6H12O6 + 6 O2 细菌破坏作用产生氨,增加 了水体的PH值,对CaCO3沉淀起促进作用。 5、生物的粘结作用和障积作用有利碳酸盐沉积 二、碳酸盐岩形成与沉积的环境条件 1.清徹的无陆源物注入的水体是首要条件 海水清徹不混浊,有利于生物生存繁殖;无陆源物注入也无淡水注入,可保持水体饱和及过饱和;是碳酸沉积的前要条件。否则几乎无碳酸盐物的沉积。 表明,陆源碎屑岩与碳酸盐岩有相互排斥的现象 2、透光的氧气充足的浅水环境最有利于碳酸盐的形成与沉积 透光的浅水,阳光和氧气充足,有利于生物生存繁殖;浅水温度较高而压力较小,碳酸盐因溶解度降低而过饱和,因此有利于碳酸盐的沉积。 一般浅水环境内碳酸盐岩类型多样、厚度巨大。 4、透光带及含氧带以下、CCD(碳酸盐补偿)界面以上也可有碳本盐岩沉积(即界面以下无碳酸盐沉积物分布)。 深水区温度较低而压力大,CaCO3不饱和;深水区生物难以生存繁殖;不利于碳酸盐质点的形成。但海水表层的浮游生物和浅水碳酸盐沉积区崩落或由重力流搬运来的异地碳酸盐碎屑,当未被全部溶解时也可形成碳酸盐岩的沉积,但类型少数量亦少。 CCD界面的深度受二种因素的控制,一是浅水区碳酸盐质点的产能(量);二是深水区对碳酸盐质点的溶解能力。致使世界各海区CCD的深度各不相同。一般热带深(达4~5Km),寒带浅(1Km);远洋较深而近陆较浅。 三、各类碳酸盐沉积物的分布受水动力条件控制 在波浪、潮汐作用的滨岸高能带和滨外高能带,形成粗颗粒的各种砂砾屑滩、介壳滩、沿岸砂坝、砂嘴、潮汐三角洲和潮汐砂坝等。由于水动力条件强,细粒物质不能沉积。 碳酸盐灰泥及粉屑一般堆积在低能带,即:陆棚边缘或障壁砂坝前缘的较深水盆地、泻湖及潮坪区。深水盆地中也有少量硅质和粘土沉积。泻湖及潮坪区,水循环受到限制,如果天气炎热干燥,则可以出现絮凝球粒灰泥、白云岩、甚至出现膏盐沉积。 礁灰岩因造礁生物具有搞浪性且为获取更多更好的食物,常形成在迎风浪的高水能环境,并常 聚集成为礁体,厚度大于同期沉积物。 第三节 碳酸盐主要沉积环境 碳酸盐岩是典型的内源沉积岩; 碳酸盐沉积物的沉积速率较快,常大于地壳沉降速率,其自身沉积作用也常改变环境条件; 因此,环境碳酸盐岩沉积环境的分布组合相当复杂多样; 在清水前提下,水深、水动力条件、盐度及循环条件是控制碳酸盐岩沉积的主要因素,也是划分环境的主要依据。 水深的量度标尺:平均高潮线、平均低潮线、(平均)晴天浪基面、透光带(深度)、(平均)风暴浪基面、氧化界面、CCD界面。 一、碳酸盐潮坪——广泛分布的碳酸盐环境 以潮汐起主导作用的陆源物贫泛的浅水海岸区域称为潮坪环境。 以碳酸盐沉积物为主。碳酸盐岩潮坪相既可沿碳酸盐台地的滨岸发育,也可环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