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5.肺脏评估解读
第四章 身体评估第六节 肺脏评估 内护教研室 尹晶 被检者取卧位或坐位; 解开或脱去上衣,暴露胸部; 室内应温暖舒适、安静、光线明亮; 按视、触、叩、听的顺序进行检查; 遵循由上自下、从前面、侧面和背面, 左右对比原则。 一、肺脏视诊 (一)呼吸运动类型 女性:胸式呼吸 男性和儿童:腹式呼吸 1.胸式呼吸增强而腹式呼吸减弱:腹水、腹膜炎、肝脾极度肿大或妊娠后期等 2.腹式呼吸增强而胸式呼吸减弱:肺炎、胸膜炎、肺不张等 3.呼吸运动增强和减弱(请补充在书上) (二)呼吸困难: 呼吸 困难 发病机理 表现 伴随症状 病因 吸气性 上呼吸道部分梗阻 吸气费力、吸气时间延长 三凹征 气管异物、肿瘤、喉部炎症、水肿 呼气性 下呼吸道梗阻 呼气费力、呼气时间延长 哮鸣音 支气管哮喘、阻塞性肺气肿 主要触诊内容: 1.胸廓扩张度,正常人两侧胸部呼吸动度相等。 2.语音震颤 3.胸膜摩擦感 二、肺脏触诊 1. 胸廓扩张度(1)触诊方法 后胸:两手置于背部约第十肋水平,拇指与中线平行 前胸:拇指尖在正中线两侧的对称部位(指向剑突) 二、肺脏触诊 1. 胸廓扩张度 (2)临床意义: A.双侧增强:发热、代谢性酸中毒、大量腹水、肝脾肿大等 B.双侧降低:见于双侧肺气肿、胸膜增厚和双侧胸膜炎等 C.单侧增强:见于对侧肺扩张受限如对侧膈肌麻痹、肺不张和肋骨骨折。 D.单侧降低:见于同侧大量胸腔积液、气胸、肺不张、胸膜增厚等 二、肺脏触诊 2.语音震颤(1)方法: 手掌尺侧缘或掌面 轻放对称部位 同等强度重复发“yi”,上→下,内→外,前→后,交叉比较 二、肺脏触诊 (2)临床意义: 1)生理改变 男女 成人儿童 瘦胖 不同部位的异常: 前胸上比下强、右胸上比左胸上强 2)病理改变 减弱或消失:?肺泡内气体过多 ?大量胸腔积液或积气 ?胸膜高度增厚或粘连 ④皮下气肿或水肿 ⑤支气管阻塞 增强:肺实变、肺空洞、肺组织受压。 二、肺脏触诊 语颤减弱及消失 语颤增强 肺实变:如大叶性肺炎 肺空洞:如结核空洞 肺组织受压:如胸腔积液上方 3.胸膜摩擦感 发生原理:急性胸膜炎症→纤维蛋白渗出沉积于胸膜→胸膜变粗糙→深呼吸,出现胸膜摩擦感。 检查方法:深呼吸动作,在前下侧胸壁触诊 意义:胸膜炎,肺梗塞,胸膜肿瘤,尿毒症等 二、肺脏触诊 三、肺脏叩诊 叩诊方法:间接叩诊法或直接叩诊法 1.叩诊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环境安静、温暖 取坐位或卧位 叩诊力量要均匀 顺序由上向下,前胸---侧胸---背部 叩诊音 正常存在部位 实音 心、肝 浊音 心、肝被肺覆盖部分 清音 正常肺部 鼓音 胃泡区 2.正常胸部叩诊音的分布 三、肺脏叩诊 3.肺界的叩诊 (1)肺上界: 正常肺尖宽度(Kronig峡):4~6cm 变窄:肺结核。 变宽:阻塞性肺气肿。 三、肺脏叩诊 三、肺脏叩诊 (2)肺前界: 右(胸骨线) 左(胸骨旁线4--6肋间隙) (3)肺下界: 锁骨中线上第6肋间隙 腋中线上第8肋间隙 肩胛下角线上第10肋骨 下移:阻塞性肺气肿。 上移:肺不张、胸腔积液、肝脾肿大等(4)肺下界移动范围: 正常人6~8cm。范围减小见于阻塞性肺气肿、肺不张、局部胸膜粘连等。 4.异常胸部叩诊音(重点) (1)浊音或实音: ?肺组织含气量↓:如肺炎、肺不张等; ?肺内不含气的病变;如肺结核、肺肿瘤等; ?胸膜病变:如胸腔积液,胸膜粘连等; (2)鼓音:见于肺内空腔性病变,空腔直径3~4cm,且靠近胸壁。如空洞型肺结核、肺脓肿;胸膜腔积气,如气胸。 (3)过清音:当肺泡内含气量↑,肺组织弹性降低时。 如:肺气肿 三、肺脏叩诊 胸部听诊时,病人宜取坐位。 听诊顺序一般由肺尖开始,自上而下,前胸、侧胸到背部,要上下对比和左右对称部位对比。 听诊内容: 1.正常呼吸音 2.异常呼吸音 3.啰音 4.语音共振 5.胸膜摩擦音 三、肺脏听诊(难点内容) 三种正常呼吸音比较 支气管呼吸音 支气管肺泡呼吸音 肺泡呼吸音 发生机制 正常听诊区域 听诊特点 空气在声门、气管、主支气管形成湍流 喉部、胸骨上窝、背部第6、7颈椎及第1、2胸椎附近 似舌尖顶上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