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光科技大学教育职场行动研究之方法与实务研习[精选].pptVIP

弘光科技大学教育职场行动研究之方法与实务研习[精选].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弘光科技大学教育职场行动研究之方法与实务研习[精选]

弘光科技大學教育職場行動研究之方法與實務研習 題目:中學教師職場行動研究實例 何金針教授 稻江管理學院助理教授 台北縣立錦和高中 暨鶯歌高職前任校長 壹、前言 依據研究發現: 一、臺北市高職教師對教育行動研究的整體認知仍待加強。 二、臺北市高職教師對參與教育行動研究具微弱的正面態度,參與的意願不夠強烈。 三、臺北市高職教師對參與教育行動研究的認知和態度呈正相關。 四、男性或曾經參加行動研究研習的教師對教育行動研究的認知較高。,男性高職教師之行動研究知能優於女性高職教師。 五、兼任行政職務的教師或私立學校教師,對參與教育行動研究的態度更正向 六、研究所以上學歷(含)之高職教師,其行動研究知能普遍高於其它學歷之高職教師。 推動草根性教育改革、課程與教學革新之際,「教師即研究者」的角色與能力與具備教學實務探究能力對教師專業知能課程教學改革、學校行政革新更形重要。許多實務工作者礙於專業信心不足,對公開發表有疏離感與畏懼感;另一方面受限傳統學術發表的形式限於不知如何呈現的困境。 行動研究對教育改革之功能: 提升能力 解決問題 發展知識 貳、行動研究盛況空前 促成行動研究應用於國內情形 1.教育部於民國87年公佈《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實施綱要》作為課程改革之依據,配合學校課程本位發展,提升教師專業發展,鼓勵從事行動研究。 教育部八十八學年度擬訂《課程實施行動研究計畫》逐年補助學校教師進行行動研究,發表研究結果集結成冊,2002年擴及幼稚園教師,每縣市至多可至30案。 台北市政府教育局 以行動研究鍵入國家圖書館博碩士論文暨有1428篇,教育行動研究鍵入只有41 筆,目前行動研究一片欣欣向榮歸功於師資培育機構開設大量「教學碩士」學位教師進修課程。 2.行動研究之流行可從非學位性行動研究報告數量:各縣市主管教育行政機關教育論文,各級學校或教師個人報告,學術機構舉辦研討會,基層教師團體所舉辦的對話性研討會。 參、行動研究:個人經驗 一、研究日誌:是私人事,日誌規律書寫、每一頁有空白處、每一項包含的資料:事件的日期、脈絡性資料如時間、地點、參與者、研究地點或其他,快速辨識自己的位置與立場減數用段落、標題、次標題來結構內容日誌,進一步將段落、標題編碼,以利日後運用。 備忘錄 二、尋找一個起點 三、澄清研究的起點 四、資料收集 五、資料分析 六、發展行動策略並付諸實踐 七、公開教師知識 何金針(2007)。新移民子女教育問題與輔導策略-以嘉義縣小學為例。康軒文教事業有限公司補助。 何金針(2007)。我國高級職業學校教育的定位與發展。稻江學報, 2(1),56-71。 何金針(2006)。我國高級職業學校教育發展及其問題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何金針、陳盛賢(2006)。十二年國民教育中的高職定位與發展。中華民國商業職業教育季刊,98,18-23。 楊思偉、高薪建、陳金木、魯先華、何金針(2006)。「教師進修研習體系與架構」專案。「臺灣師大與僑大整合後強化未來發展計劃」成果報告教育部中等教育司委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研究。 黃乃熒、何金針、周柏廷(2005)。教育改革對於高職學校經營衝擊之研究。教育部技職司委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 何金針(2004)。多元文化社會與新女性移民-外籍配偶的社會關懷。北縣成人教育,23,47-55。 何金針(2003)。「綜合高中」教育政策執行現況與未來發展之研究。國立空中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1,85-115。 何金針(2002)。「學校社區化、社區學校化」的教育理念與實踐-以台北縣鶯歌高級工商職業學校為例。台北縣政府:北縣教育,44期。 何金針(2002)。二十一世紀學校行政面臨的挑戰與因應之道。技職教育雙月刊,72期。 何金針(2002)。營造創新、卓越、快樂、希望的校園文化-以全國唯一的台北縣鶯歌高職為例。北縣教育,43期。 何金針(2002)。師徒制陶藝教學方案實施現況與展望-以台北縣鶯歌工商高級職業學校為例。中華民國商業教育學會:商業職業教育季刊,84期。 何金針(2001)。推動產官學三合一以以台北縣鶯歌高職為例。商業職業教育,83期。 何金針(2001)。新世紀時代學校校長領導的省思。中華民國學校行政雙月刊第16期。 何金針(2000)。多元智慧補救教學實施方案在校園中。台北縣政府:北縣教育,第37期。 何金針(2000)。多元智慧補救教學實施方案在錦和中學。台灣教育第596期。 台北縣錦和中學(1998-2000)。多元智慧教學實施方案。教育部。 何金針(1999)。兩性平等與女校長學校領導行為。兩性教育平等季刊,從基地發聲-校園經驗實務, 78-84。台北:教育部。 * * *

文档评论(0)

dart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