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起点,新机遇,畅想家乡“十二五”新发展
今年是“十二五”的第二年,新的一年盐城将迎来新的历史机遇
回顾盐城作为江苏沿海大开发战略的先锋,有其宏大的发展规划(摘自盐城城市总体规划):
江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更多的可利用资源必将向沿海汇聚。盐城作为江苏沿海三大城市之一,拥有江苏最长的海岸线、最多的滩涂湿地,为策应沿海大开发,加快产业升级,根据这样的资源禀赋,盐城市决定科学规划,选择清洁产业、走环境友好型的发展道路,抢抓机遇,将走新兴产业化道路作为优化产业结构的必由之路,作为顺应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抢抓江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大机遇,专门研究和编制了环保、风电产业发展和园区等规划,大力发展环保和新能源产业,勾划大市区新兴产业格局,通过高起点规划环保、风电两大产业园区,积极引导全市新兴产业的发展;通过环保、风电产业园的打造,带动大市区产业特色塑造和经济结构调整。环保产业园规划总面积50平方公里,规划依托环保产业的发展、人居环境的塑造、旅游资源的整合,将园区描绘为集工作、生活、旅游多种功能的相互交融,共同支撑起盐城环保科技生态型的新城。规划将形成“一带、一核、三轴、七片区”的结构。临新洋港形成滨河绿化带,世纪大道和新民河交叉处安排商业娱乐等功能,形成园区生产和生活的服务核,依托省道331形成园区交通发展轴,在世纪大道两侧带状安排一系列的科技研发用地,形成园区的科技发展轴,对新民河进行整治和人工造景形成中央绿化轴,围绕“一带、一核、三轴”形成七大功能片区,即科技研发城、环保示范镇、居住区、产业区、港口物流区、科技产业带、发展备用地。风电产业园区以高新技术、高附加产品为主导,具有较强科技研发、孵化功能,将成为苏北地区重要的高新产业基地。园区位于世纪大道以南、宁靖盐高速以西、冈沟河以东、徐淮盐高速以北,总用地面积10平方公里。风电产业园分为四大功能区:风电机组总装区、风电设备配套区、综合服务区、生活配套区。 规划将环保、风电产业园申报建成国家级产业园区,下大力气招商引资,以支撑性龙头企业带动整个园区发展。
那为何家乡盐城为何能够启动这一系列的发展项目呢,那得益于它在十一五期间的飞速发展。
一,经济建设
盐城经济是以一路高歌猛进之势跨入“十一五”的。头两年连续保持了15%的经济增长速度,2008年人均GDP首次突破3000美元,财政总收入也突破200亿元、实现两年翻一番。“南车北舟”格局的初步形成使得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如今,翻开盐城的产业经济版图,风电、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海洋生物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24个特色产业正成为新的“主角”,奋力实现从发达地区结构转型的“追随者”向优势新特产业“领跑者”的嬗变。盐城新特产业已呈现出专业园区承载、龙头企业带动、科技创新引领、领军人才支撑的良好势头,成为众多央企“抢滩”的主攻点。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资本是促进发展的血液。在打造金融高地上,盐城正从过去的密集招商引行逐步转向招商选行,提出“四区”目标:着力打造金融市场主体密集区、农村金融改革发展先行区、金融创新服务试验区、金融生态示范区,并专门出台《关于促进金融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这是我市有史以来促进金融业发展动作最大、所推出的政策最优的一次。2010年,随着浦发银行、昆山农商行、常熟农商行等相继落户我市,城南金融集聚区的呼之欲出,盐城在打造长三角北翼金融高地上越走越快。
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将突破2000亿元大关,实现五年翻番;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84%,比“十五”末提高6.7个百分点。
二,“大市区”建设
“大市区”!“大市区”!这是近年来盐城人嘴上常说的一句话。“十一五”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下定建设大市区的决心,在产业支撑、城市功能、人居环境等方面立足高起点,大手笔书写了一篇篇崭新的华章。以特大城市建设为长远蓝图,紧紧抓住江苏沿海发展升为国家战略的机遇和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新时机,强化盐城作为中国沿海新兴临港工商业城市、长三角产业北拓承接基地、西太平洋国际湿地旅游城市的定位,从而着力建设大市区,大力推进重点向南、推进河东、完善城中、改造城北、逐步向西的方略.
根据沿海开发和建设200万人口特大城市的远景要求,这个战略的规划建设范围为:东至通榆河,西至西环路,北至青年路,南至新河,面积45.3平方公里。到目前,小新河以北27平方公里的新城框架已经基本形成,已经开工建设了129个项目,竣工101个项目,完成投入142亿元;新建和团购了近70万平方米的拆迁安置房;并且已建成南纬路、戴庄路、胜利路、串场河滨河路、园林大道、纬十三路、纬十五路、解放南路南延等28条主次干道,改造了跃马路、开发大道、盐渎路等8条主干道,新建和改造道路总长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