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昆虫的行为[精选]
昆虫的行为是有机体生命活动中各种活动的综合表现。人们可通过对其行为的了解,采取对策,从而防治有害昆虫,保护有益昆虫。现介绍昆虫常见的几种行为如下。 一、趋性:趋性是昆虫对外界刺激所表现的“趋”、“避”行为,按刺激物的性质,一般有下列几种: 趋光性:昆虫通过视觉或感光器官,趋向光源的行为,称趋光性,反之则为负趋光性。如夜出活动的夜蛾、螟蛾、蝼蛄等对灯光的正趋光性,而许多白昼活动的蝶类、蚜虫等为负趋光性。此外,各种昆虫对光的强弱和光波长短的反应不同。一般讲,短光波对昆虫的诱集力强,如二化螟对于3300A(紫外光)~4000A(紫光)的趋性最强,因此,我们可利用黑光灯来诱杀害虫。 飞蛾的趋光性 飞蛾一般有明显的趋光性,喜欢往有亮光的地方跑。 陕西遇到的一种屏顶螳,夜晚的路灯吸引来很多趋光性的昆虫,这些顶着“宝剑”的杀手前来捕猎。 趋化性:昆虫对于多种化学物质亦表现有趋向的行为,称为趋化性。趋化性也有正负之分。昆虫通过这种行为可获得食物、配偶或找到产卵地点,以繁衍后代。如一些夜蛾对糖醋液有正趋性;菜粉蝶喜趋向含有芥子油的十字花科植物上产卵;蚂蚁喜欢糖蜜等。 菜白蝶,寄主植物主要是十字花科蔬菜,如白菜、花椰菜、油菜 菜白蝶可在十字花科蔬菜上产卵,是由于蔬菜中糖苷化合物发出的芥子油气味的吸引。在防治上,可用糖、醋、酒等混合液诱集地老虎、粘虫等有害昆虫;利用杨柳新鲜枝把诱集棉铃虫、粘虫等。 夜蛾对糖醋液有正趋性 趋温性:当环境温度变化时,昆虫趋向适于它生活的温度的行为,称趋温住。如地下害虫、金龟子、蝼蛄蝼蛄对土温的高低,在一年内的生活规律是:当冬季表土温度降低时,就向土壤深处迁移休眠越冬,到春天表土温度上升适宜时,又从土层深处迁移到土表危害作物根部。因此,研究这些害虫对土温的动向,可预测害虫的危害期,及时加以防治。 臭虫Cimex对温度很敏感,它会离开一个发烧的病人而选择一个有正常体温的健康人。 人体寄生虫——臭虫 蝼蛄 二 、食性 昆虫的生长发育,需要不断地取食大量的营养物质,按食物的种类,其食性可分下列三类。 植食性:以新鲜植物为食,它又可分为:①单食性,只取食一种植物。如豌豆象只危害豌豆,三化螟只危害水稻,当它们缺少这些植物时,就难以生存。 “大象”住在豌豆里 ②寡食性,只取食几种植物。如马铃薯瓢甲危害茄子外,还危害洋芋及茄科杂草等。③多食性,取食不同科、属的多种植物,如棉蚜可危害74科,285种植物。因而多食性昆虫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 棉蚜在宜阳县个别棉田严重发生 (2)肉食性:它又可分为捕食性和寄生性,前者以小动物或昆虫为食,如飘虫、食蚜蝇、螳螂等;后者寄生于其他有害昆虫体内,如许多寄生蜂和寄生蝇。它们大多数为益虫,我们可用它们来进行生物防治 (3)杂食性:以动物和植物为食。常见的有蚂蚁、蜚蠊及蟋蟀等。 三、群集性 一些昆虫可有许多个体聚集在一起的行为,称为群集性。这种群集又可分暂时的群集和常期群集,前者如瓢虫、蝽象等,后者如飞蝗。群居型飞蝗,从卵块孵化为蝗蝻(若虫)以后,密集增大,由于各个体间视觉和嗅觉器官的相互刺激,就形成蝗蝻的群集。在迁移中,很难用人工方法将它们分散,到羽化成蝗以后,仍成群迁飞危害。但如经过防治,由于群的个体减少,就失去群居的习性而变为散居的生活方式了。 群居的蝽象若虫 四、迁移性 不少昆虫有成群从一个发生地长距离地迁飞到另一个发生地的特性,如东亚飞蝗、稻褐飞虱等。这种行为是昆虫的一种适应注,有助于种的延续生存。此外,某些昆虫,还有在小范围内扩散、转移危害的习性。了解这些行为,对害虫的测报和防治具有重大意义。 五、假死性 一些昆虫受到突然的接触或震动时,全身表现一种反射性的抑制状态,身体卷曲,或从植株上堕落地面,一动不动,片刻才又爬行或起飞。这种特性称为假死性。对有假死性的害虫,可以用骤然振落的方法,加以捕杀,如金龟子、叶甲、粘虫等。 你见过“死”过的虫还能活起来吗?那是虫在装死。如果你到麦田里去,只要稍稍触动一下麦叶,有时甚至还没有碰到麦子,停在叶子上的粘虫幼虫或麦叶蜂,却把身体一卷而滚落到地上去了。如果你到菜田里,菜叶上的甲虫也一样,手还不曾捉到它,它已经滚落到菜心里去了 六、昆虫的社会行为 营“社会性”生活方式的昆虫,如白蚁、蜜蜂、蚂蚁等,终年群居一巢,过着群体生活,各个体不能脱离群体而独立生活。在群体中不同类型的个体,在生理、形态和职能上已有显著的分化,过着它们间具有“社会分工”的生活。如白蚁中,蚁后与蚁王,专事繁殖;工蚁则分担筑巢、觅食、搬运等工作;兵蚁是保卫蚁群。 蚁王蚁后壮如食指 一群蚂蚁一起协同工作,吐出丝将新鲜树叶捆起来形成巢穴 保卫蚁群的兵蚁 蜜蜂和蚂蚁间也同样有分工。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