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第三章吸收[精选].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化工第三章吸收[精选]

概述(Introduction) 利用混合气体中各组分(component)在液体中溶解度(solubility)的差异而分离气体混合物的单元操作称为吸收。吸收操作时某些易溶组分进入液相形成溶液(solution),不溶或难溶组分仍留在气相(gas phase),从而实现混合气体的分离。 2.基本概念: 吸收质、吸收剂、惰性质 吸收质或溶质(solute):混合气体中的溶解组分,以A表示。 惰性气体(inert gas)或载体:不溶或难溶组分,以B表示。 吸收剂(absorbent):吸收操作中所用的溶剂,以S表示。 吸收液(strong liquor):吸收操作后得到的溶液,主要成分为溶剂S和溶质A。 吸收尾气(dilute gas):吸收后排出的气体,主要成分为惰性气体B和少量的溶质A。 吸收过程在吸收塔中进行,逆流操作吸收塔示意图如右所示。 3.吸收的应用: (1) 制取产品 用吸收剂吸收气体中某些组分而获得产品。如硫酸吸收SO3制浓硫酸,水吸收甲醛制福尔马林液,用水吸收氯化氢制盐酸等 。 (2) 分离混合气体 吸收剂选择性地吸收气体中某些组分以达到分离目的。例如石油馏分裂解生产出来的乙烯、丙烯,还与氢、甲烷等混在一起,可用分子量较大的液态烃把乙烯、丙烯吸收,使与甲烷、氢分离开来 。 (3) 气体净化 一类是原料气的净化,即除去混合气体中的杂质,如合成氨原料气脱H2S、脱CO2等;另一类是尾气处理和废气净化以保护环境,如燃煤锅炉烟气,冶炼废气等脱除SO2,硝酸尾气脱除NO2等。 (4)生化工程 如柠檬酸的生产,通常采用深层发酵法,即在带有通气与搅拌的发酵罐中使菌体在液体内培养的发酵工艺。 二、吸收操作的分类 物理吸收(physical absorption):吸收过程溶质与溶剂不发生显著的化学反应,可视为单纯的气体溶解于液相的过程。如用水吸收二氧化碳、用水吸收乙醇或丙醇蒸汽、用洗油吸收芳烃等。 物理吸收一般都是可逆的,吸收所能达到的最大程度取决于吸收条件下吸收质在液相中所能达到的平衡溶解度,吸收速率则取决于气相转移到液相的扩散速度。热效应较小。 化学吸收(chemical absorption):溶质与溶剂有显著的化学反应发生。如用氢氧化钠或碳酸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用稀硫酸吸收氨等过程。化学反应能大大提高单位体积液体所能吸收的气体量并加快吸收速率。但溶液解吸再生较难。 如CO2在水中的溶解度甚低,但若用K2CO3水溶液吸收CO2,则在液相中发生下列反应: K2CO3+CO2+H2O=2KHCO3 从而使K2CO3水溶液具有较高的吸收CO2的能力,作为化学吸收可被利用的化学反应一般都满足以下条件: a.可逆性。若该反应不可逆,溶剂将难以再生和循环使用。 b.较高的反应速率。若反应速率较慢,应研究加入适当的催化剂以加快反应速率。 化学吸收的速率由扩散速率和化学反应速率决定。一般比物理吸收的速率大。 化学吸收的平衡主要由当时条件下的吸收反应的化学平衡来决定。 单组分吸收:混 合气体中只有单一组分被液相 吸收,其余组分因溶解度甚小其吸收量可忽略不计。 多组分吸收: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组分被吸收。 溶解热:气体溶解于液体时所释放的热量。化学吸收时,还会有反应热。 非等温吸收:体系温度发生明显变化的吸收过程。 等温吸收:体系温度变化不显著的吸收过程。 ②溶剂对混合气体中其他组分的溶解度要小,即溶剂应具备较高的选择性。若溶剂的选择性不高,将同时吸收混合物中的其他组分,只能实现组分间某种程度的增浓而不能实现较为完全的分离。 ③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应对温度的变化比较敏感,即不仅在低温下溶解度要大,平衡分压要小,而且随着温度升高,溶解度应迅速下降,平衡分压应迅速上升。这样,被吸收的气体容易解吸,溶剂再生方便。 3.吸收操作的经济性 吸收总费用=设备(塔、换热器等)折旧费+操作费(占比重大) 操作费用主要包括: ①气、液两相流经吸收设备的能量消耗; ②溶剂的挥发度损失和变质损失; ③溶剂的再生费用,即解吸操作费用(在三者中占比例最大)。 本章以分析单组分的等温物理吸收为重点,以便掌握最基本的原理。 气体吸收是物质自气相到液相的转移,这是一种传质过程。 混合气体中某一组分能否进入溶液里,既取决于该组分的分压,也取决于溶液里该组分的平衡蒸汽压。如果混合气体中该气体的分压大于溶液的平衡蒸汽压,这个组分便可自气相转移至液相,即被吸收。由于转移的结果,溶液里这个组分的浓度便增高,它的平衡蒸汽压也随着增高,到最后,可以增高到等于它在气相中的分压,传质过程于是停止,这时称为气液两相达到平衡。 反之,如果溶液中的某一组分的平衡蒸汽压大于混合气体中该组分的分压,这个组分便要从溶液中释放出

文档评论(0)

dart00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