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张阳德:与镜为伴.docVIP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年整理】张阳德:与镜为伴

张阳德:与镜为伴来源:中南大学校报 发布时间:2013-03-13 11:29:04.0 作者:李殷 张阳德是个知名人物,不仅在中国。《中南大学报》关于他的报道时而有之,但都是碎片化的,知其一斑而已——近在咫尺,犹远在天涯。去年10月,他与破解国际数学领域西塔潘猜想的“神小伙”刘路两人被中南大学授予为“优秀科技工作者”。最近,他作为世界内镜医师协会主席,应邀访问台湾,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亲切会见了他。所以,我们试图写写张阳德这个人物。  张阳德的简历简单。出生长沙,从原湖南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当时的湖南医学院附一院(湘雅医院)外科,成了一名外科医生,至今没有挪窝。但从一名普通的外科医生,到世界内镜微创医学领域的领军人物,他的天地是一寸一寸拓展出来的。   在中学时代,张阳德被同学们称为“智多星”。这名号不是无缘无故的。读初中时,他就自制了简陋的矿石收音机,可收听到湖南人民广播电台的节目。   “智多星”名号也带进了张阳德的大学生活。他在湘雅医院烧伤科当实习医师时,就研制了“自动输液报警器”。当时,他发现:一些病人因为输完液后没有及时得到处理,以致空气进入血液,从而危及生命。此时的张阳德突发奇想,要研制一个输完液就报警的装置。有了思想,张阳德就在实习之余躲在寝室里琢磨他的“思路”。他查阅相关资料,自费购置器材,硬是“琢磨”出了这种报警器。获得了马恩庆主任的赞赏。张阳德说,动手之前,觉得很难,做出来了就觉得很简单,就是用光电感应的原理。这个安装在输液架上的报警器,如果在10—15秒内,光电管没有感应到水滴通过,蜂鸣器就会自动报警。作为一名外科医生,他总是在想,如何使手术变得简单有效,如何使医护人员和病人都变得轻松些。   改革传统的临床手术前“备皮”。1982年,在湘雅医院外科凳子尚未坐热的张阳德,就对外科手术无论大小都要“备皮”—— 术前将刀口附近皮肤上的毛发刮干净,提出了质疑。在基础学科等教师的合作下,他采用了数学统计学二类判别法,设计了备皮组和不备皮组对照观察对象,记录下手术前后抗菌素的用量,切口感染、愈合情况,用电子计算机分析实验动物和临床手术切口感染率,结果两者并无显著差异,从而提供了取消手术前备皮的科学依据。   临床传统的改革尝试,对张阳德,不仅是一次成功,而是激发了临床科研的兴趣,形成了拓展天地的理念:“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1984年,他的“B型超声下经皮肝穿刺纤维胆道镜应用”手术,开拓了非腹部手术诊治胆道疾患的新途径,大大减轻了病人的痛苦,提高了确诊率和疗效。这一年,他请命创建了胆胰肠研究室,逐步拓展内窥镜技术的应用,试图探索、寻找不用手术刀的外科医疗途径。10年后,这研究室发展为“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   发明口服中药汤替代传统洗肠。1985年,他的“经纤维肠镜高频电切肠息肉技术”和配合这类手术清肠用的“中药流汁配方净肠研究”获湖南科技成果奖。   发明口服治疗慢性结肠炎中药获国家新药证书。1988年开展的结肠癌激光诱发固有荧光快速检测系统研究、水射流手术刀研制、消化道炎症中药“清炎灵冲剂”等研制项目在省、校资助下应用于临床。短短四五年里,张阳德在临床诊疗之余,独立完成科研项目14项,协作项目6项。   当然,这些项目的成功,只是凝结着“睿智”的露珠对阳光的一闪一闪,但就是这“一闪一闪的”,引导着他走上了以理工医等多学科相结合的手段探索医学领域的新路。   世界首位人体肝脏内爆破碎石发明人。张阳德的获奖成就,源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在湘雅医院当临床医师的张阳德,将用于军事和工程技术领域的爆破技术,用在人体极脆弱的肝脏肝胆管内,将不能手术取除的嵌顿大结石炸成小碎块后,小细胆石经胆总管下端流入至十二指肠,或者用一个“胆道内镜取石网”在“胆道内镜”下,将碎石取出。   医工结合,1987年爆破碎石术获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和普通基金两项基金资助,其研究成果的应用成为内镜与微创诊治现代医学的标志。这项极具创造性的人体内爆破碎石技术研究和“经胆道内镜下定向爆破肝脏胆管内结石临床应用”,198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和普通基金两项基金批准,成为当时最高一项经费资助。其中该项目是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唯一一项外科课题。 “肝胆内结石微爆破碎石”研究开展于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当时,我国中止10多年的科学研究刚刚复苏。张阳德与工学、理学同伴一起开展研制“电型和非电型微爆破装置”,采用新鲜猪肝脏,在猪肝胆管及胆囊内进行了420次“微爆破”结石实验,并完成活体兔和小猪肝胆管内结石爆破测压1150次,以及35次高速摄影安全性检测实验。获得一次性破碎结石安全成功率达95.2%。该技术被他安全应用于临床爆破人体肝胆管内手术不能摘除的大结石。   1990年2月,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召开的“国际爆破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ove874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