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的1976年散文创作概述.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补充内容 本期散文几种大的散文类型?散文文类 1:50年代初期到50年代中期前后是纪实性散文兴盛的时期,主要包括文艺通讯和报告文学 2:反右斗争和大跃进时期,主要是历史题材散文和对于当时时代建设成就的颂歌性散文 ,假如要归类的话,还是属于叙事散文 补充 3:文艺性抒情散文(丰收时期) 文艺性散文是一个大的散文范畴,它的旗下又包括记人、叙事、抒情、议论等多种小的类型,三种主要模式:杨朔模式,一个刘白羽模式。一个是秦牧模式 60年代初期当时对于散文的理论探讨,促进了60年代散文创作的繁荣(1961) 补充 60年代初期,政论性杂文的繁荣,《三家村札记》比较有名(邓拓,吴晗,廖沫沙) * * 第三讲 散文创作 第一节 概 述 一、欣欣向荣的50年代初、中期(1949——1956年) 1、通讯报告得到空前发展,成为本期散文创作的主要实绩。 从战地报告(魏巍的朝鲜通讯)到工地报告(李若冰的工业战线报告)和农村报告(秦兆阳的特写)。其主要内容是对新生活和英雄人物的歌颂。 代表作:巴金的《生活在英雄们的中间》、巍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刘白羽的《朝鲜在战火中前进》。 作品合集——《朝鲜通讯报告选》(1——3)、《志愿军一日》、《志愿军英雄传》 (1)反映抗美援朝的战地报告成为新中国散文创作的第一声春雷。 (2)迅速及时地反映日新月异的国内变革与建设的通讯报告(工地报告、农村报告)。 柳青的《王家斌》、秦兆阳的《王永淮》、沙汀的《卢家秀》、臧克家的《毛主席向着黄河笑》、华山〈童话的时代〉、李若冰的〈在柴达木盆地〉 2、1956年初至反右斗争前,抒情散文出现第一次创作高潮。 老舍的〈我热爱新北京〉、杨朔的〈香山红叶〉、叶圣陶的〈游了三 个湖〉、秦牧的〈社稷坛抒情〉、何为的〈第二次考试〉 评价:建国初期的散文,以反映社会主义建设生活,人的精神面貌的深刻变化为主。往往注重叙事状物,却疏于写人的真实生活和精神状态。 二、空前丰收的50年代末60年代初(1957——1965)——1961年为其高峰,被称为“散文年”。 空前丰收的主要标志: 1、抒情散文的丰收喜人。 陶铸的〈松树的风格〉;曹靖华的〈忆当年,穿着细事且莫等闲看〉;杨朔的〈雪浪花〉、〈荔枝蜜〉、〈茶花赋〉;刘白羽的〈日出〉、〈长江三日〉、〈樱花〉;秦牧的〈土地〉、〈花城〉、〈古战场春晓〉;巴金的〈从镰仓带回的照片〉;吴伯萧的〈记一辆纺车〉;方纪的〈挥手之间〉;峻青的〈秋色赋〉;翦伯赞的〈内蒙访古〉等等。 2、创作题材、创作队伍不断扩大。 3、一批散文作家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 4、杂文创作蔚然成风,盛极一时。 5、报告文学长足发展,开始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样式。 〈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毛主席的好战士——雷锋〉、〈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徐迟的〈祁连山下〉、刘宾雁的〈本报内部消息〉、黄宗英的〈小丫扛大期〉等等。 评价:本时期散文追求“诗化”,致力于时代精神与散文特质的结合,在构思和语言上刻意求工,却不免有人为的做作。

文档评论(0)

xiaofei200112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