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灵公不君说课原稿hq[精选].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晋灵公不君说课原稿hq[精选]

《晋灵公不君》说课稿 一、说教材: 《晋灵公不君》是《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三单元“春秋笔法”的“经典原文”。 本单元主要学习史学著作及史学思想。编写内容由经典原文、相关读物、大视野三部 分组成。“经典原文”《晋灵公不君》是《左传》中的著名篇章,文不甚艰,故事生动,剪裁得当,叙事流畅,人物形象饱满,性格鲜明,较鲜明地体现了所谓的“春秋笔法”。指导学生理解“秉笔直书”的“实录”精神和“春秋笔法”的文化内涵是本课必须完成的教学内容。 二、说学生: 1、高二学生有一定量的文言知识积累,可通过工具书和注解理解文意。语法句式等现象需要点拨。 2、必修一学过《烛之武退秦师》和《史记》的一些作品,对《左传》的叙事艺术有初步的了解,需要系统梳理知识。 3、“春秋笔法”秉笔直书的文化内涵相对陌生一些,需从阅读指南入手难点突破。 4、454班是高二文科班,有部分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口头表达能力较强,语文素养较好,有一定合作和探究意识。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对文言文学习有畏难心理,学习主动性不够强, 探究能力有待加强。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改精神和课文特点及学生实际,制定如下目标: 1.引导学生积累常用的文言实词、虚词及句式。 2.了解中国古代史学的实录精神,探究“春秋笔法”的运用特点与文化内涵。   3.培养正确的历史观和正直无畏的精神。 四、说教法和学法?宰夫胹熊蹯不,杀之寘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公嗾夫獒焉今近焉请以遗之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寘诸橐以与之 3、请解释句中带点的字的意义和用法。 A、晋灵公不君 B、厚敛以雕墙 C、寘诸畚 D、会请先 E、善莫大焉 F、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 G、君能补过,衮不废矣 H、公患之 I、晋侯饮赵盾酒 J、提弥明死之 K、食之,舍其半 L、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 6、翻译下列句子 ①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 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D ) A.晋灵公不君 B.公嗾夫獒焉,明博而杀之 C.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 D.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 (六)课后作业:自主阅读“相关读物”《直书》 第二课时 (一)导语设计 展示小篆“史”字,解说“史”字溯源,“史”会意字,从中从手。中,正也,记事者也。(《说文》),就是古代掌管记载史事的史官。而早在2000多年前,孔子著《春秋》时就创造了中国历史叙述的一个传统——春秋笔法。今天我们以《晋灵公不君》为例,感受“春秋笔法”的艺术魅力。 (二)学习目标展示 1.了解中国古代史学的实录精神,探究“春秋笔法”的运用特点与文化内涵。   2.培养正确的历史观和正直无畏的精神。 (三)合作探究:体会“春秋笔法”的特点及文化内涵。 1)《晋灵公不君》是如何体现“春秋笔法”的? 思路指导:1.思考董狐为何记载“赵盾弑其君”,而不是“杀”或“诛”。 2.抓住文中两个主要人物晋灵公、赵盾的人物形象特点来思考董狐的记载是否合理。 3.思考孔子对董狐和赵盾的评价。 参考分析:: 1.文章从晋灵公厚敛饰墙,弹人取乐,滥杀厨师,敷衍士季,谋害赵盾这几件事刻画了他的贪婪、荒唐、残暴、狡猾、昏庸,可见晋灵公并不行君道。在我们今天看来这样的昏君早就应该推翻。而赵盾按臣道,做到了“忠”。他直言敢谏,尽了忠君之职。他也做到了“敬”。在职守上做到了宵衣旰食。为了上朝,他起得很早,以至坐而假寐,并且是盛服等待,这是敬业,所以鉏麑这个杀手,也不能不感叹说,赵盾是“不忘恭敬”。 还有就是遇到灵辄饿得不得了时给他吃的,得知其家中还有老母舍不得吃时,就让他吃完后带上一袋饭和肉回家。这是恩“惠”养民。再就是“恕”,虽然“为法受恶”,但充分尊重史官的记载,难能可贵。所以孔子从事实出发,根据赵盾的行事,认为赵盾是“良大夫”。 2.然而赵盾这样的“良大夫”虽没有参与杀害晋灵公这一“犯上作乱”事件,史官董狐却堂而皇之地写下“赵盾弑其君”,这里,表现的是史官对历史人物的道德与礼法评价,是“春秋笔法”的体现。赵穿弑君被董狐认为是赵盾弑君。这看起来不公,但他是从当时的伦理道德出发,以定名分、明等级作为评判人物和事件的标准。他以合乎礼法作为标准,评判

文档评论(0)

dart00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