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更漏子__玉炉香[精选]
更 漏 子温庭筠 作者简介 温庭筠:本名岐,字飞卿,太原(今属山西)人。因辞章敏捷,凡八叉手而八韵成,故时号温八叉、温八吟。宣宗大中初(850年左右)应进士考,屡试不第。曾任国子助教。工诗词,诗与李商隐齐名,世称温李。词长于起调,工于对仗,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 词人,对词的格律形式起了规范化作用。《花间集》收其词66首,现存词近330首。后人辑有《温庭筠诗集》。 解题 更漏子,词牌名。它类似于欧洲中世纪骑士文学的《小夜曲》,歌唱的是午夜情事。 本词写的是女子秋夜相思。 更漏子?玉炉香 温庭筠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赏析 : 上片写的是直感和视觉。上片所写那缭绕的轻烟,正是主人公思绪的显现,而流泪的“红蜡”恰恰是思妇自身的象征。“眉翠”三句写的是主体自身的实感,正是这种独特的视角和真实的感受,加深了此词的抒情厚度。 赏析 : 下片由实而虚转到了听觉方面。那“一声声”的秋雨既打在梧桐树上,也仿佛打在思妇的心上。“不道离情正苦”是全词唯一的纯抒情的语句,但它不是空泛地表达离情,而是有感于秋雨、梧桐之景,从思妇内心深处发出的对无情秋雨的一种埋怨。从词的结构上说,至此已完成了眼见“实”,到耳听之“虚”的转化,虚实的结合已臻完美,换言之就是情景交融、上下片浑然一体。 议一议 (1)简要赏析上阕开头三句,并说明其在全词中的主要作用。(4分) (2)上阕后三句刻画了一个什么样的闺妇形象?请简要分析。(3分) (3)全词结尾三句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这样写,又收到怎样的表达效果?(3分) (1)简要赏析上阕开头三句,并说明其在全词中的主要作用。(4分) 赏析:①“玉炉”“红烛”“画堂”渲染出居所雍容华贵的气象,侧面写出闺妇生活的优裕和身份的最贵;②“红蜡泪”移情于景,暗示出闺妇心境的凄苦惨淡;③从闺妇的视角,著一“偏”字,无理而有情,突显出闺妇凄怨的情思。(答出一点即可) 作用:①奠定全词落寞伤感的感情基调; ②点明感秋悲思的对象,总摄全词。 (2)上阕后三句刻画了一个什么样的闺妇形象?请简要分析。(3分) 刻画了一个为离情所苦,辗转无眠,以致眉翠淡褪、鬓发散乱,倍感暗夜绵长、衾枕苦寒的孤独寂寞的闺妇形象。 (3)全词结尾三句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这样写,又收到怎样的表达效果?(3分) 【答案示例】以景结情(或“借景抒情”)。这样写,将思妇内心的空寂和一夜无眠的状态表现得含蓄、深沉而真挚,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谢谢观看! * * * * * * * * *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