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声波[精选].pptVIP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次声波[精选]

次声波 次声波简介 频率小于20Hz(赫兹)的声波叫做次声波。次声波不容易衰减,不易被水和空气吸收。而次声波的波长往往很长,因此能绕开某些大型障碍物发生衍射。某些次声波能绕地球2至3周。某些频率的次声波由于和人体器官的振动频率相近,容易和人体器官产生共振,对人体有很强的伤害性,危险时可致人死亡。 次声波的产生 自然声源 低频波如地震、火山爆发、陨星坠落、极端的气候现象或者巨浪可以在空气中导致次声波。这样的次声波可以传播数千公里。阵风和旋风也会产生次声波。 人工声源 诸如核爆炸、导弹飞行、火炮发射、轮船航行、汽车争驰、高楼和大桥摇晃,甚至像鼓风机、搅拌机、扩音喇叭等在发声的同时也都能产生次声波。 工业设施会产生次声波。尤其是假如在封闭的房间里次声波形成驻波,由此导致建筑结构共振,会造成危害。 地面或地下爆炸、火箭发射的声音中包含次声波的成分。这些次声波可以传播非常远,它们可以被用来确定爆炸或者火箭发射的地点或者方向。 超声速飞机在突破音障时的音爆中包含次声波的成分。 建筑密集的大城市也会产生次声波,这样的次声波不但会传播非常远,而且局部会产生非常强烈的驻波。比如美国首都华盛顿在部分市区里有许多高建筑物,这些建筑物主要使用坚硬的石制表面,而且几乎所有的建筑均拥有非常强大的冷风装置。在夏季市内会产生波及非常广的次声波场,建筑之间的气流会互相影响产生低频共振。尤其在非常安静的夜晚大城市的低频声波在非常远的地方依然可以听得到,其次声波的成分的传播距离更加远。有人认为多年生活在这样的次声波场内会导致健康问题。 关于风力发电机产生的次声波是否有健康影响始终有争议,但是至今为止没有任何可以证明这个影响的数据。不过风力发电机也会产生可以听得见的、有生理作用的低频声波。 次声波的波形 据研究称,著名的“杀人乐曲“《黑色星期天》所弹奏的旋律也是属于次声波。 黑色星期天完整版全世界统一销毁,所以现在网络上也只能找到此歌曲的第五小节,虽然听起来依然有巨大的悲哀感。但远远不及原曲。它诞生于1932年的法国。可惜它在1945年被毁了,真正听过这首曲子的人没有一个生还,它利用的是次声波和其他手段来刺激大脑皮层神经,人的脑部和频率20HZ的次声波能产生共振,这根本就不是你能用意志力来克制的。最后一张原版据说在美国的一座音乐学院的保险柜里锁着。 历史事件 首次发现次声波   其位,保持着当年在岗时的“姿势”;   1948年初,一艘荷兰货船在通过马六甲海峡时,一场风暴过后,全船海员莫名其妙地死光;在匈牙利鲍拉得利山洞入口, 3名旅游者齐刷刷地突然倒地,停止了呼吸......   上述惨案,引起了科学家们的普遍关注,其中不少人还对船员的遇难原因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就以本文开头的那桩惨案来说,船员们是怎么死的?是死于天火或是雷击的吗?不是,因为船上没有丝毫燃烧的痕迹;是死于海盗的刀下的吗?不!遇难者遗骸上没有看到死前打斗的迹象;是死于饥饿干渴的吗?也不是!船上当时贮存着足够的食物和淡水.至于前面提到的第二桩和第三桩惨案是自杀还是他杀?死因何在?凶手是谁?检验的结果是:在所有遇难者身上,都没有找到任何伤痕,也不存在中毒迹象.显然,谋杀或者自杀之说已不成立.那么,是以疾病一类心脑血管疾病的突然发作致死的吗?法医的解剖报告表明,死者生前个个都很健壮!   经过反复调查,终于弄清了制造上述惨案的“凶手”,是一种为人们所不很了解的次声的声波. 次声波的特点   次声波的特点是来源广、传播远、穿透力强.次声的声波频率很低,一般均在20Hz以下,波长却很长,传播距离也很远.它比一般的声波、光波和无线电波都要传得远.例如,频率低于1Hz的次声波,可以传到几千以至上万千米以外的地方.次声波具有极强的穿透力,不仅可以穿透大气、海水、土壤,而且还能穿透坚固的钢筋水泥构成的建筑物,甚至连坦克、军舰、潜艇和飞机都不在话下.次声波的传播速度和可闻声波相同,由于次声波频率很低。大气对其吸收甚小,当次声波传播几千千米时,其吸收还不到万分之几,所以它传播的距离较远,能传到几千米至十几万千米以外。1883年8月,南苏门答腊岛和爪哇岛之间的克拉卡托火山爆发,产生的次声波绕地球三圈,全长十多万公里,历时108小时.1961年,苏联在北极圈内新地岛进行核试验激起的次声波绕地球转了5圈。7 000 Hz的声波用一张纸即可阻挡,而7 Hz的次声波可以穿透十几米厚的钢筋混凝土.地震或核爆炸所产生的次声波可将岸上的房屋摧毁.次声如果和周围物体发生共振,能放出相当大的能量,如4 Hz~8 Hz的次声能在人的腹腔里产生共振,可使心脏出现强烈共振和肺壁受损。 测量 要寻找次声波的声源有时很困难。波幅高的次声波往往会导致非线性效应,由此产生谐波,这样的谐波往往可以被听到,这简化寻找声源的过程。 人们使用气压探测器来探

文档评论(0)

jsntrgzx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