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大的没落[精选].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河大的没落[精选]

河大的没落 1912年,以林伯襄为代表的一批河南仁人先贤在这里创办了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成为当时中国的三大留学培训基地(1896年南洋公学-今西安交通大学及上海交通大学,1911年清华留美预备学校-今清华大学,1912年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今河南大学)之一。后历经中州大学、国立第五中山大学(中山大学-国立第一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国立第二中山大学,浙江大学-国立第三中山大学,南京大学-国立第四中山大学,河南大学-国立第五中山大学)、省立河南大学等阶段,1942年改为国立河南大学,成为拥有文、理、工、农、医、法等6大学院的综合性大学,是当时学术实力雄厚、享誉国内外的国立大学之一。” 以上见百度百科 河南大学字条 当时的河南大学虽然学术地位不如北大、清华、中央大学、浙大等名校,但是也聚集着一大批的学术巨擘,如 范文澜、冯友兰、冯景兰、董作宾、郭绍虞、高亨、蒙文通、罗廷光、嵇文甫、罗章龙、毛礼锐等著名学者,培养出了高济宇、尹 达、邓 拓、杨廷宝、白寿彝、姚雪垠等一批未来中国的学术新秀和名人,因而河大卓卓然有成为一方学术重镇的气象。直至1949年7月河南大学回归校园时,以教务长郝象吾(留美)为首的一批院系负责人80%以上是留学生,其中博士、硕士不乏其人,还不失为一流综合大学的编制。 以下为解放前河南大学校长名录以及学术背景: 林伯襄:河南商城人,上海中国公学毕业,曾任河南教育厅第一科长、代理厅长、科长、教育款产处处长(民国时期)省教育厅副厅长(新中国成立后) 丁德合:河南新乡人,日本早稻田大学毕业,早逝 李敬斋:河南汝南人,密歇根大学建筑工程学士,曾任南京政府地政部部长 张鸿烈:河南固始人,威斯康星州立大学哲学硕士,曾任山东省建设厅厅长 徐 谦:安徽歙县人,清朝进士,曾任最高法院院长、司法部长、国民党中央常委 凌 冰:河南固始人,加利福尼亚大学哲学博士,曾任中国驻古巴公使 查良钊:浙江海宁人,金庸之兄,曾任台湾“司法部”部长 邓萃英:福建林森人,留学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曾任北洋政府教育部次长 黄际遇:广东澄海人,东京大学学士,芝加哥大学数学硕士,早逝 张仲鲁:河南巩县(今巩义市)人,密苏里矿务大学学士,哥伦比亚商科硕士,曾任煤炭总局副局长 许心武:江苏仪征人,艾奥瓦大学水利硕士,曾任黄委会委员长 杜 俊:河南汲县(今卫辉市)人,威斯康星大学经济学硕士,代理校长,曾任河南省银行行长 杨震文:河南南阳人,柏林大学文学硕士、副教授,著名翻译家 刘季洪:江苏丰县人,华盛顿大学化学博士,曾任台湾“考试院”院长 王广庆:河南新安人,日本私立法政学校政治经济学专业毕业,曾任立法院立法委员 田培林:河南襄城人,柏林大学哲学博士,曾任南京政府教育部次长 可以看出,解放前的河大校长要么有过留学欧美的经历、要么曾经是或者以后是国民党要员。这点不足为奇,民国时,延续中国尊重知识的传统以及兼容并包,唯才是举的风气,欧美留学归来从政非常普遍,远远没有今天的党派门户之见和政坛对欧美留学生的歧视。 河大命运的转折点是1948-1949年,解放军像历代的游牧民族一样,自北而南潮水般地席卷全国各地。1948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接管开封, 开封解放。河大有着深厚的国民党背景,加之河南无论百姓还是文人均有唯中央政府马首是瞻的传统,河南师生作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南迁,如同十年前西南联大那样。在解放开封之前,1948年6月7日,河南大学南迁苏州,分住怡园、狮子林后院、沧浪亭等处。据张静吾发表在《河南文史资料》上的回忆“五十年沧桑录”中记载:“开封第一次解放后几天,解放军自动撤退。河大同事聚集在学校开会,时校长姚从吾已去南京,校事无人主持。开会时谈到学校是否南迁,并说国民党政府对高等学校不重视,表示不满。我不赞成南迁,因整个河大,尤其是医学院迁了数次,图书设备损失很大。但我个人是要走的,因为我在解放战争中,几遭炮火,冒着弹雨到处躲避,实在是危险,我非军人又非河大或医学院负责人,即无守士之责亦无守职之责……又过几日,南京派社会部长谷正刚来校慰问。是否迁校,他说回南京与教育部商谈。又过几天,姚从吾来电说教育部已允河大迁苏州。于是学校沿途设站,教职员生纷纷前往。” 可见,河大师生在此时,仍是一颗红心向国民党。不可否认,河南师生此时是带着本能、习惯性逃亡南方的,多少有点无意识,其政治上并没有太多的考量。 1949年5月,逐鹿中原成功的共产党正式决定重组河南大学,河南省人民政府主席吴芝圃亲自兼任校长。原校长姚从吾赴台成功(后为中央研究院院士),而几千师生仍滞留南方,6月,省政府派人将南迁苏州的河大师生接回开封。不知道这批南逃的师生是怀着怎么样的心情回到开封的。 历史选择了共产党,河大却选择了国民党。 1952年,出于打破民国的大学格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sntrgzx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