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自动检测技术报告剖析
自动检测技术实验报告组长:吴涛涛班级:电(1)组员:张贵林:201304170137杨永飞:201304170339韩云亮:201304170111吴涛涛:201304170131实验一金属箔式应变片性能实验——单臂、半桥、全桥电路性能比较一、实验目的:观察了解箔式应变片的结构及粘贴方式。测试应变梁形变的应变输出。比较各种桥路的性能(灵敏度)。二、实验原理:应变片是最常用的测力传感元件,当用应变片测试时,应变片要牢固地粘贴在测试体表面,当测件受力发生形变, 应变片的敏感栅随同变形,其电阻值也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通过测量电路,转换成电信号输出显示。电桥电路是最常见的非电量电测电路中的一种,当电桥平衡时,桥路对臂电阻乘积相等,电桥输出为零,在桥臂四个电阻R1、R2、R3、R4中,电阻的相对变化率分别为,当使用一个应变片时,;当二个应变片组成差动状态工作,则有;用四个应变片组成二个差动对工作,且。根据戴维南定理可以得出测试电桥的输出电压近似等于1/4 ? E ?ΣR,电桥灵敏度,于是对应于单臂、半桥、全桥的电压灵敏度分别为1/4E、1/2E和E。由此可知,当E和电阻相对变化一定时,电桥及电压灵敏度与各桥臂阻值的大小无关,单臂、半桥、全桥电路的灵敏度依次增大。三、实验所需部件:直流稳压电源(档)、电桥、差动放大器、金属箔式应变片、测微头、电压表。四、实验接线图:图(1)五、实验步骤:1、调零。开启仪器电源,差动放大器增益置100倍(顺时针方向旋到底),“+,-”输入端用实验线对地短路。输出端接数字电压表,用“调零”电位器调整差动放大器输出电压为零,然后拔掉实验线。调零后电位器位置不要变化。如需使用毫伏表,则将毫伏表输入端对地短路,调整“调零”电位器,使指针居“零”位。拔掉短路线,指针有偏转是有源指针式电压表输入端悬空时的正常情况。调零后关闭仪器电源。2、按图(1)将实验部件用实验线连接成测试桥路,单臂桥路中R2、R3、R4和WD为电桥中的固定电阻和直流调平衡电位器,R1为应变片(可任选上、下梁中的一片工作片)。直流激励电源为±4V;半桥桥路中R1和R2为箔式应变片,R3、R4仍为固定电阻;全桥桥路中R1、R2、R3、R4全部使用箔式应变片。在接半桥、全桥桥路时应特别注意其应变片的受力方向,一定要接成差动形式。3、调节测微头,使悬臂梁处于基本水平状态。4、确认接线无误后开启仪器电源,并预热数分钟。5、调整电桥电位器WD,使测试系统输出为零。6、旋动测微头,带动悬臂梁分别作向上和向下的运动,以水平状态下输出电压为零,向上和向下移动各5mm,测微头每移动0.5mm记录一个差动放大器输出电压值,并列表。根据表中所测数据计算灵敏度S,S = △V/△X ,并在一个坐标图上做出V-X关系曲线。比较三种桥路的灵敏度,并作出定性的结论。六、实验数据分析:实验所得数据如下表所示:位移mm0.51.01.52.02.53.03.54.04.55.0电压V(单臂)-0.006-0.011-0.016-0.030-0.038-0.043-0.050-0.060-0.069-0.076电压V(半桥)-0.015-0.030-0.044-0.060-0.072-0.090-0.102-0.118-0.136-0.152电压V(全桥)-0.029-0.063-0.093-0.118-0.150-0.182-0.213-0.247-0.282-0.310位移mm-0.5-1.0-1.5-2.0-2.5-3.0-3.5-4.0-4.5-5.0电压V(单臂)0.0140.0190.0260.0330.0450.0520.0600.0660.0760.085电压V(半臂)0.0190.0340.0500.0650.0800.1020.1200.1380.1550.175电压V(全桥)0.0330.0660.0980.1360.1700.1980.2300.2610.2930.325根据表中所测数据,在一个坐标图上做出V-X关系曲线图,如下图:全臂半臂单臂根据S=△V/△X,分别计算灵敏度,得:S全=△U/△X =0.00059 S半=△U/△X =0.00044 S单=△U/△X =0.00015实验结论:当E和电阻相对变化一定时,电桥及电压灵敏度与各桥臂阻值的大小无关,单臂、半桥、全桥电路的灵敏度依次增大。实验二差动螺管式电感传感器位移测量一、实验目的:了解差动螺管式电感传感器位移测量地方法。二、实验原理:利用差动变压器的两个次级线圈和衔铁组成。衔铁和线圈的相对位置变化引起螺管线圈电感值的变化。次级两个线圈必须呈差动状态连接,当衔铁移动时将使一个线圈电感增加,而另一线圈电感减小。三、实验所需部件:差动变压器、音频振荡器、电桥、差动放大器、移相器、相敏检波器、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阶梯轴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分解.doc
- 阶梯轴零件加工工艺设计分解.doc
- 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原理和检验标准—检验师培训课件剖析.ppt
- 自动控制原理期末试卷与答案剖析.doc
- 自动控制原理复习试题库20套剖析.doc
- 自动控制原理第1节课件剖析.ppt
- 接触电流测试IEC60990_1999分解.ppt
- 自动巡航CCS剖析.ppt
- 自动控制原理第1讲(原理与组成)剖析.ppt
- 自动控制原理第一讲剖析.ppt
- CNAS-CL63-2017 司法鉴定-法庭科学机构能力认可准则在声像资料鉴定领域的应用说明.docx
- 12J7-3 河北《内装修-吊顶》.docx
- 12N2 河北省12系列建筑标准设计图集 燃气(油)供热锅炉房工程.docx
- 内蒙古 12S8 排水工程 DBJ03-22-2014.docx
- 山西省 12S10 12系列建筑标准设计 管道支架、吊架.docx
- 16J601-木门窗标准图集.docx
- 12J8 河北省12系列《 楼梯》.docx
- CNAS-GL37 2015 校准和测量能力(CMC)表示指南.docx
- CNAS-RL02-2016 能力验证规则.docx
- 津02SJ601 PVC塑料门窗标准.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