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注意:并非所有的反应都符合阿累尼乌斯公式 温度每增加10oC, υ或k增大2-4倍。 * 多相催化反应;酶催化和模拟酶催化 n 吉布斯Gibbs(1839--1903):美国物理学家 19岁:毕业于耶鲁大学,获工程学研究生 1863年取得美国首批博士学位 1866-1869去欧洲进修 1869年回国后一直在耶鲁大学执教 1871任数理教授 1859年2月19日生于乌普萨拉,1927年10月2日卒于斯德哥尔摩。17岁时入乌普萨拉大学,主修化学。1878年毕业后留校。后去斯德哥尔摩瑞典皇家科学院学习测量溶液电导,准备博士论文。当时只有化学家W.奥斯特瓦尔德支持他的观点,他因此才能任讲师。 * 答:D * 表2.6 大气中温室气体的现有浓度、增长率及对增温的作用 名 称 现有浓度 /(mL·m-3) 估计年 增长率/% 对增温的 作用 /% CO2 350 0.4 55 平流层O3 0.1~10(随高度变化) –0.5 对流层O3 0.02~0.1(随高度变化) 0~0.7 CH4 1.7 1~2 15 N2O 0.3 0.2 6 CFC-11(CFCl3) 2.3×10-4 5.0 24 CFC-12 (CF2Cl2) 4×10-4 5.0 * 龙卷风 泥石流 * 洪涝 沙漠化 控制全球变暖的基本对策 基本控制对策 能源对策 绿色对策 (2) 发达国家负有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责任 * 破坏臭氧层的化学物质主要归纳为三个方面 (1) 制冷剂氟利昂和灭火剂哈龙 (2) 大型喷气飞机的高空飞行 2004年5月,全球1.6万架商用飞机每年产生超过6亿吨CO2和约0.3亿吨NOx废气。 (3) 核爆炸 1984年英国科学家首次发现南极上空出现了“臭氧空洞”,1985年美国的人造卫星“雨云7号”测到这个“洞”,其面积与美国领土相等,深度相当于珠穆朗玛峰的高度。 公认的看法是:人类活动排入大气的某些化学物质与臭氧发生作用,导致了臭氧的损耗。 3.臭氧层空洞 * 臭氧层空洞 单击播放 * 臭氧层的形成 单击播放 * 臭氧层的作用 单击播放 * CFC污染 单击播放 * 臭氧层的破坏 单击播放 * 美国 Rowland 于 1974 年首先提出氟利昂等物质破坏臭氧层的理论。氟利昂等物质在短波紫外线的作用下分解成 Cl、Br、HO 等活泼自由基,可作为催化剂引起连锁反应,促使 O3 分解。 其中 O 也是 O3分解产物: 现已明了氯原子来自氟利昂的光化学分解: * 1925年美国化学家托马斯. 米德奇雷 (Thoms Midgly) 在元素周期律的指导下,大胆而正确地选定氟的化合物为研究对象,经两年多的实验研究,成功制得了完全符合制冷要求的新化合物 CF2Cl2(沸点 –29.8°C),并于 1930 年投产。从此开始了系列氟利昂和哈龙的研制与生产。 1960 年起大量生产和使用,至 1974 年达生产高峰。广泛用做制冷剂、喷雾剂、发泡剂、清洁剂等。给发达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 然而,20 世纪七八十年代科学家们已研究清楚氟利昂是破坏臭氧层的主要物质,从此开始限制生产和使用。 氟利昂的功与过 * 2.4.4 清洁生产和绿色化学 1. 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通常是指在产品生产过程和预期消费中,既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把人类和环境的危害减至最小,又能充分满足人类需要,使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一种生产模式。 例如:可降解塑料、无氟冰箱、用酒精代替汽油、水基涂料、生态养殖等。 * 绿色化学是以保护环境为目标来设计、生产化学产品的一门新兴学科,是一门从源头阻止污染的化学。 原料的绿色化 ☆无毒、无害原料 ☆可再生资源为原料 化学反应的绿色化 ☆“原子经济性”反应 ☆提高反应的选择性 产品的绿色化 催化剂的绿色化 ☆无毒、无害催化剂 溶剂的绿色化 ☆无毒、无害溶剂 绿色化学示意图 2. 绿色化学 * (1)经典氯醇法 总反应: 摩尔质量/g 28 71 74 44 原子利用率 = 44 / 173 = 25% 原子利用率 = 100% (2)现代直接氧化法 * *本章小结 本章在基本原理方面主要讨论了3个问题: 1. 促使化学反应能够进行的动力是什么。 2. 化学反应能够进行的可能性有多大,如何表述。 3. 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程度怎样,如何描述。 * 本章小结(1) 熵的概念和熵判椐:熵是衡量系统无序程度的物理量。恒温过程的熵变为:ΔS = qr / T。298.15K时物质的标准熵可以从手册查到。对于隔离系统,有ΔS ?0,可逆时“=”成立。 吉布斯函数与吉布斯判椐:定义吉布斯函数G = H–TS,过程的吉布斯函数变为ΔG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是谁在敲【知识精研】一年级上册音乐粤教花城版.pptx VIP
- 《司马光》学习任务单.docx VIP
-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英语Unit4 Section B 课件.pptx VIP
- 初三的学习计划方法.pptx
- GB_T 3880.2-2024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 第 2 部分力学性能.docx VIP
- 铸铁闸门单元工程监理平检表.docx VIP
- 发现你的行为风格 -DISC:提高职场沟通效率 完整版.ppt VIP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法》培训与解读课件.pptx VIP
- 地基帷幕灌浆单元工序(水利工程大坝)监理平行检验记录.docx VIP
- 九年级英语下册同步作文.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