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BM:逆袭转型削“硬”增“软”.doc
IBM:逆袭转型削“硬”增“软”
8月15日,IBM(国际商业机器公司)宣布将收购以色列互联网安全公司Trusteer,交易规模在8亿―10亿美元之间。Trusteer是一家领先的软件提供商,主要帮助企业打击金融欺诈和其他互联网安全威胁。这是IBM削“硬”增“软”战略转型的一个组成部分。
当谷歌、微软、甲骨文等全球IT软件巨头和服务商们正打破头试图拼抢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式设备等移动终端硬件市场时,IBM正华丽转身,欲做全球IT软件巨头,并在企业服务上精耕细作。
逆袭转型
为了紧追IT科技大潮,IBM历史上有过三次重大转型。
从穿孔卡片到第一代大型机System/360的研发,此项研发计划可与美国研发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比肩而立,这是第一次转型,IBM得以拥抱电子时代。
大型机在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中大显身手,一时间,IBM的声誉直逼大发明家爱迪生创立的通用电气。但大型机不但笨重,占地大,价格也很昂贵。一般企业难以应用。
而IBM的强悍,曾让美国政府担心其尾大不掉,有的国会议员扬言要对其开展反垄断调查。好在开明的里根政府于1982年撤销了对IBM的起诉,称这一诉讼“没有价值”。IBM逃过一劫,自己也作了反思,不能在大型机一棵树上“吊死”。
于是,从代价昂贵的大型机转向相对廉价的包括个人电脑在内的分布式计算系统,1981年8月12日,IBM发布了第一台PC,从此又进入了个人电脑领域,这是第二次转型,IBM避免了被分拆的厄运,其触角伸向全球70%的市场。
可是,PC时代众多制造商对个人电脑市场的争夺蜂涌而上。当一台电脑赚不到一把大葱的利润时,IBM猛然醒悟。此时,云计算的新概念又风生水起。于是,从PC时代到云计算,这是第三次转型,IBM在大数据时代又夺得先机。
当初,老沃森年代的IBM以生产硬件为主,即大型计算机。IBM现在还保留部分生产大型计算机的业务,只不过是一种历史眷顾而已。
到了小沃森年代,即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期,IBM在服务器和PC浪潮的冲击之下裹足不前。1990―1993年,IBM累计亏损168亿美元,几乎所有的收入都来自于硬件。甲骨文CEO埃里森对此戏谑讽刺,微软创始人盖茨更预言,IBM将在几年内倒闭。IBM破釜沉舟,被迫转型,最终成功地将自己转型为一家服务商。在10余年的时间里,IBM致力于为大企业和政府机构实施及管理IT和企业业务,在全球外包服务业务的驱动下重新恢复增长。
今时不同往昔,IBM正以一家软件公司的形象展示在世人面前,随着未来几年持续不断地发展,IBM将变得更加像模像样的软件公司。
削“硬”增“软”
为了实现第三次转型,其实,在前任CEO彭明盛掌控之下,IBM早已开始了由硬件向软件的一系列操作,可圈可点。2002年,IBM主动放弃全球磁盘存储20%的市场份额,将硬盘业务出售给日立;2005年,IBM接受联想并购,将旗下PC业务卖出去,甩掉了一大包袱;2007年,又将商用打印机业务出售给日本理光。
在削“硬”的同时,IBM则不断增“软”,壮大自己在软件上的实力。2008年以50亿美元将商业软件制造商Cognos揽入怀中。2013年,IBM又挥舞收购大棒,将非结构化企业数据分析及管理公司StoredIQ纳入旗下,增强信息生命周期治理能力。
同时,IBM近年来在大数据方面投入也不乏大手笔。自2000年以来,在IBM收购的超过80家的软件公司中分析领域的收购超过30家,占比37.5%。2013年2月,IBM收购自动服务业务分析软件的制造商Star Analytics,以增强大数据分析能力。
IBM2012年年报显示,经营分部软件收入占比由2000年的27%增长到2012年的45%。IBM预计在2015年,分部软件业务带来的收入总和占比将达50%,而硬件业务收入占比则不断下降。
业界惊诧于IBM为何总能“先知先觉”,不失时机地转型,特别是近十几年来,大胆地削“硬”增“软”,IBM转型有什么法宝呢?一是企业要将自身业务向更高的价值链攀升,越是高端,风险越大,但收益也大;二是企业还要有转型的胆量,不为风险所惧,需要有大胆的决策来推动转型。
就拿IBM收购以色列互联网安全公司Trusteer来说,Trusteer的竞争对手主要有赛门铁克等历史悠久的安全厂商,劲敌如云。在此情势下,IBM收购Trusteer,是火中取栗,还是抱个金娃娃?IBM要想成为软件巨头,安全方面的业务必不可少,也必须出人头地。基于这样的思考,IBM毅然买下Trusteer,既壮己声威,又是增“软”的重大举措。
尚须市场检验
就任IBM CEO已经一年多的罗睿兰女士有一张2015年路线图,IBM计划到20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