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与传播第五讲传统生活方式讲义.docxVIP

中國文化与传播第五讲传统生活方式讲义.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國文化与传播第五讲传统生活方式讲义

中国文化与传播 201211第五讲 中国传统的生活方式一 中国人日常生活的精神意义1 中国古代社会融礼乐生活于日常生活之中(《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唐君毅) 中国古代文化直接来自古人实际的劳动经验、政治生活中。儒家主张人之圣贤之道来源于日常生活。一切人生活动都有礼乐的目的。饮食、衣服、男女居室、劳动生产之活动都有自身价值,而不仅仅是谋生工具。 中国人的精神专注于平凡的生活,使日常生活美化、艺术化,使之含文化意味。文必附乎质,质必显乎文。日常生活为质,精神文化生活为文。文质相丽而不相离,这就是中国文化的精神。 故中国之艺术精神,初表现于器物、舆服、宫室,而不表现于庙宇之建筑。中国文学不始于史诗戏剧,而始于《诗经》中劳动人民之歌咏。中国数千年民间之日常生活,颇含礼乐文化之意义,并与其劳动生产之生活相结合。2 中国人在自然界之农业生活与其精神含义 人类精神文化形态受劳动谋生的精神活动的影响。中国人的农业生活和游牧者、商人不一样。游牧者以人力服牛马之力驯养动物,喜迁徙,逐水草而居,精神豪爽而壮阔。商业之事,则重财货盈亏之计算,又要冒险投机,远至异域,以逐来日之利。所以商人有理智,可以为了将来牺牲现在。游牧与商业,都让人的精神超越现实所在之环境,而向外追求,以有所取得与征服。培养征服自然、组织安排事务的能力,把握未来。 中国数千年民间生活以农业为主,农业生活靠天吃饭,以得到具体的粮食作物实物为目的。所以容易养成安于现实的向内的自尽其力的精神。并且容易有“天人相应”的意识。农业生活对人的最大启示就是使人生在世界上有实在感。植物固定在土壤里自然生长,赞天地之化育。农业生活使人直接觉得自然世界和人们的内心需求相应,人可以对天地万物都有情。同时,人们逐渐了解日月星辰天体运行的秩序,《夏小正》、《月令》一类的书说明一年各月节气、自然动植物、人的行为应该如何与自然配合。自然又可以与音律配合。所以自然、时序都有审美价值。春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孟浩然《春晓》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游园不值》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咏柳》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泊船瓜舟》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朱熹 《春日》夏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辛弃疾《西江月》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小池》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西江月》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李清照《如梦令》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秋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过故人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张继《枫桥夜泊》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甫《山行》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街夜色凉如水 卧看牵牛织女星——杜牧《秋夕》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望洞庭》冬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王安石《梅花》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祖咏《终南望余雪》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落雪纷纷。 ——高适《别董大》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3 节日民俗的精神意义 在中国民间生活中,一日之昏晨,一月之初一、十五,都应该祭神。过年过节是民间大事。清明扫墓到郊野,不忘其亲。五月初五到水边划龙舟,纪念屈原忠君爱国。七月乞巧,望牛郎织女星,培养人天长地久的爱情意识。七月秋祭,在家中祭奠亲人,和清明扫墓相对。八月中秋赏月,使人神智清明,象征人生之圆满团圆。九月九日上山登高,意在避人间之灾害,使人有高临超越的阔大胸襟。过年守岁,以人之精神的清醒,支持到一年的最后,迎新年的万象更新。 人除了天地日月,终朝相接,举头便见之外,在节日的时候分别至郊外、至水边,望星,望月,登山,守岁,对自然表示亲情,表现爱先祖、爱国、爱家、爱亲人之情。所以中国人过节实际上就是一种精神文化活动,和时节之运行、宇宙之音乐相呼应。4 家庭生活、日常生活的精神含义 中国人重视家庭道德。孝悌之情出自于人生的责任感。同时也增加人生的意味与享受。古人以父母在不敢言老为训,使人常保赤子之心。兄弟之友爱使个体生命向横面展开,是个体道德的开始。孟子以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为人生之一乐。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f9v4fz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