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褐煤提质的国内外剖析
褐煤提质的国内外发展状况 褐煤资源的分布 据测算,全世界褐煤地质储量约为4万亿吨。约占全球煤炭储量的40%。 褐煤资源可分为硬褐煤和软褐煤两大类,主要分布在欧洲,其次为亚洲和北美洲。 硬褐煤储量最多的国家分别是美国、俄罗斯和中国。 软褐煤储量最多的国家是俄罗斯.约占世界软褐煤总储量的30%.德国、澳大利亚、美国、前南斯拉夫和波兰,软褐煤储量合计约占世界软褐煤总储量的40%。 我国旳褐煤资源 据第三次全国煤炭资源调查(中国煤炭地质总局,1999年),我国煤炭资源总量为5.57万亿吨,保有储量10032.6亿吨,已探明的褐煤保有储量为1311.42亿吨。约占煤炭保有储量的13%。 煤田地质勘探结果表明我国褐煤资源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约占全国褐煤资源量的3/4以上,其中又以内蒙古东部地区赋存最多,煤种以中生代侏罗纪硬褐煤为主。 西南地区是我国仅次于华北地区的第二大褐煤基地。其储量约占全国褐煤总储量的l/8.其中大部分分布在云南省境内,东北、中南、西北和华东各区褐煤资源量均不到全国资源褐煤资源总量的3%。 褐煤是煤化程度最低的煤种,煤化程度介于泥炭和烟煤之间,含水量和含灰量高,含一定量的原生腐殖酸,碳含量低,氧含量高,氢含量变化大:挥发分一般在45%~55%。 在空气中易风化不利于远距离运输,直接燃烧的热效率较低,且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也很大.难以大规模开发利用。此外,褐煤作为原料转化利用也受到限制。 褐煤提质的必要性 褐煤若不经过提质加工.将难以满足多种用户的质量要求。褐煤提质加工成为褐煤高效开发利用的关键。 褐煤提质是指褐煤在脱水、成型和热分解等过程中,煤的组成和结构发生变化。转化成具有近似烟煤性质的提质煤。褐煤脱水提质加工后.水分显著降低,发热量大幅度提高,既可防止煤炭自燃、便于运输和贮存,又有利于发电、造气、化工等使用。 国内外褐煤提质技术概况 德国作为褐煤资源大国和工业强国,是现代褐煤加工技术的发源地。 近年来.随着国内煤炭价格大幅上涨,价格相对低廉的褐煤资源又重新引起能源化工行业的重视。一批新建煤化工项目纷纷改用褐煤作为原料,开发出了多种褐煤提质加工技术。 国内外褐煤提质加工技术归纳起来大体可分为非蒸发脱水提质技术、成型提质技术、热解提质技术三大类。 非蒸发脱水提质技术 以高温高压蒸汽(或高温热油)干燥技术为代表的褐煤非蒸发脱水提质技术。是一种通过高温高压等条件来改变褐煤的物理和化学结构。将之转变成为洁净、高效的烟煤燃料的提质方法。 非蒸发脱水提质技术是将褐煤与高温高压蒸汽(或高温热油)直接接触,使水分脱出。从而使褐煤收缩变得更加致密,疏水性增强。该方法热效率及其安全性都比较高。 成型提质技术 长期以来。欧洲许多盛产褐煤的国家除将褐煤用于发电和大型锅炉外.其余都是将其加工成型煤后用于工业和民用,澳大利亚亦不例外。褐煤在成型过程中,经过高压或剪切等物理作用,使其凝胶结构及孔隙系统受到了不可逆的破坏。因而从本质上改变了煤样的煤阶,煤化度也随之提高。 热解提质技术 褐煤热解(干馏)提质是指在隔绝空气(或在非氧化气氛)条件下将煤加热,发生热解反应,最终得到焦油、煤气和半焦的加工过程(方法)。 褐煤热解(干馏)提质包括气体热载体法热解提质、固体热载体法热解热解(干馏)提质和其它特殊热解方法提质。气体热载体法热解提质使用热气体传递热量给褐煤,提高褐煤品质的过程;固体热载体法热解热解(干馏)提质使用热固体传递热量给褐煤,提高褐煤品质的过程。 褐煤热解始于20世纪初,其目的是制取石蜡油和固体无烟燃料。二战期间,德国基于战争目的建立了大型褐煤低温干馏厂。开发了褐煤制取汽油,柴油等发动机燃料的工艺。 上世纪50年代,随着石油、天然气的开发应用。煤的热解加工发展速度减缓甚至停顿。但70年代石油危机后,人们重新重视廉价的褐煤资源的开发利用,对褐煤热解工艺进行了研究,开发了一些新工艺。 煤热解工艺按照加热终温、加热速度、加热方式、热载体类型、气氛、压力等工艺条件分为不同类型。 国内外煤热解工艺很多,主要包括:德国的LR工艺、德国的LS工艺、美国的LFC工艺、美国的Toscoa1工艺、澳大利亚的流化床快速热解工艺、俄罗斯3TX(ETCH)-175工艺、中国多段回转炉工艺、中国DG工艺、中国BT工艺及其它工艺等。 国内褐煤提质加工技术发展趋势 目前.在褐煤非蒸发脱水提质方面国内只有中科院山西煤化所、黑龙江科技学院等少数科研单位进行过基础研究。在褐煤成型提质方面,由于种种原因我国过去一直发展较为缓慢。近年来才在技术和设备方面有所突破,开始工业化应用,技术逐步成熟。 目前我国褐煤提质加工技术发展应该稳步推进。技术研发需要国内自主开发和国外引进相结合。在起步阶段可积极稳妥推进工艺简单、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