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風俗的比较研究之节日比较.docVIP

中西文化風俗的比较研究之节日比较.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西文化風俗的比较研究之节日比较

中西文化风俗的比较研究之节日比较 200310班中西节日风俗比较研究活动 时间:2004年3~5月 参与人员:200310班全体学生 指导教师:艾蓉 活动目的 通过对SEFC 1B Unit 14 Festivals的学习引发了学生对西方节日的浓厚兴趣,由此在200310班开展中西文化风俗节日比较研究的学习活动。通过此次中西文化风俗节日的调查活动的开展,促进学生对中西不同的风俗文化的了解,并通过对西方节日词语的探究提高学生对英语语言国家的了解。 节日文化背景收集 (组长:马聪 组员: 周杨, 左忆玢, 聂梦洁,俞雪,周琴, 刘慎终,刘盼) 一.??? 中西文化历史 中国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可上溯到五千多年前的“三皇五帝”时代,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也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商代。中国历史数千年,虽有战乱频繁、国家分裂的时期,历经多次朝代更迭,但以华夏文化为中心,汇集了国内各民族文化的中华文化从没有中断过,一直在中华大地上延续、发展,可谓一脉相承。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数千年的积累,中国文化有着深厚的底蕴。简要回顾西方文化的发展过程,比较一下中西方文化的一些特点,可以发现一些问题。 地中海是西方文化的发源地。西方文化的摇篮是古希腊,古希腊文化以其鲜明的个性和较为成熟的形态傲立于世。希腊位于古埃及与古巴比伦两大文化的交汇处,古希腊文化正是在吸纳和借鉴亚非先进文化,在结合本民族的特点的基础上进行的创造。从文艺复兴成长起来的新欧洲文化,从南欧向西欧、北欧发展和转移,并借助新大陆的发现与新航线的开辟,发展到了美洲大陆。希伯莱文化对西方文化的影响最主要是在宗教方面。 对比两种文化:中国文化有几千年的历史,源远流长,跌荡起伏,绵延不断,是世界最古老文化中唯一没有中断其发展的文化形态。这样的历史,一方面聚集了宝贵的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变得博大精深;另一方面也积淀了大量的文化糟粕,背上了沉重的历史包袱。西方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从其它文化中吸取了丰富的营养,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获得巨大进步的。又在几次断层、中心几次转移,又复兴的过程中,抛弃了许多糟粕和包袱,去掉了一些束缚与羁绊。 二.??? 节日概说 节日形形色色,源起也各不相同,分处世界一方的中西文化,在节日方面的不同犹为显著,除了某些国际性的节日,如儿童节等,几乎没有重复的。我们的比较从我们大家都很熟悉的我国传统节日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入手,将这些节日与英美国家的传统节日相比较,让学生们了解英美的愚人节、母亲节、父亲节、感恩节、圣诞节等节日的来由,以及这些节日所体现的文化背景。既帮助学生掌握了语言知识,又了解了外国的风俗习惯,更加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好奇心 从民俗学的观点来看,节庆活动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①借以表达对国家、民族的感情,或对宗教的虔诚(诸如国庆节、独立节,后者如圣诞节及其他宗教节日);②借以表达欢乐心情(如狂欢节、新年等);③两者兼而有之(如感恩节)。在节庆中,人们通过各种方式,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显示对英雄人物的崇敬;在节庆中,人们祈求繁荣、幸福,表现对某种生活方式的执著追求;在节庆中,所有的社会成员在欢愉、和谐的气氛中同乐共庆,每个人参与集体的活动,并认同于这一集体,从而使社会凝聚力得到加强。 中国人重视精神、物质上的享受。为此,产生了专门观花灯的元宵节;以赏月色、吃月饼为主的中秋节。在元宵节上,街头巷尾家家张灯,公共场所还举行花灯比赛,所以元宵节又叫灯节。元宵还有舞龙、舞狮、踩高跷、跑旱船等富有民族特色的游艺活动,可谓是全民族的狂欢之夜。这些活动,一旦踏出了中国九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是不大可能看到的。当然,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前,开放、热情的英美人民所享受的,充塞了巧克力和鲜花的浪漫情人节和以捉弄人、调剂生活为目的的愚人节,对于民风保守的中国人,也是无法接受的。 英美的许多节日,有着深远的宗教根源。首先,它们来源于古代欧洲的宗教活动。在古代欧洲,大多数节日都是宗教性的。英语中的“holiday”一词就来自“holyday,宗教的节日”,具有浓厚的宗教气息。英美的一些全民性节日如新年、万圣节、圣诞节等,都可以追溯到那久远的求神祈年的古代。圣诞节,顾名思义是地地道道的宗教节日,关于耶稣诞生的故事,家喻户晓,自不待言。万圣节的习俗据传也发端于两千多年前英国和爱尔兰的凯尔特新年除夕(10月31日)。罗马人征服英国以后,凯尔特节祭死神的风俗和同在10月的两个罗马节日结合为一体。到了公元9世纪,11月1日被定为基督教的宗教节日“万圣节”以纪念教会所有的圣人和殉道者,万圣节的前夕被称作“All Hallow’s E’en”(“Hallow”意为“圣人”,“E’en”即“evening”,“夜晚”之意)随着时间的推移,缩短成了一个字“Halloween”。 节日对比 圣诞节、感恩节VS

文档评论(0)

df9v4fz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