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 原始社会[精选].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编 原始社会[精选]

第一编 原始社会 原始群(约前170万年-约前10万年) 1、原始群:人类社会最早的社会组织形式,原始社会的低级阶段。(生产能力低,依靠群体) 2、采集植物果实、猎取鸟兽 3、原始群前期的古人类化石:云南元谋县的元谋猿人(距今一百七十万年,我们所知的中国境内最早的人类,两颗猿人门齿化石,后来又发掘出旧石器、带有人工痕迹的动物骨片和用火的灰烬) 陕西兰田县兰田人(八十至六十万年,头盖骨和门齿化石,旧石器和动物化石) 北京房山县周口店的北京人(七十至二十万年,举世闻名:丰富的猿人化石及其文化遗存,体质结构具备了人的基本特征)“劳动创造了人本身”(恩格斯《自然辨证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北京猿人各部发展的不平衡性——手的劳动引起上下肢的分工,上肢就比下肢发展的快。脑的发展是随着手的劳动和四肢分化而逐渐发展的,因而北京猿人头部的原始性质就更明显些。北京猿人已经能制造和使用工具:木器、骨器,更多的是石器。工具的制造和使用,证明他们跟动物有了本质的区别,在走向人的道路上已经经历了漫长的过程。能够使用火和管理火了。北京猿人彼此之间,已经产生了其他动物所没有而且也不可能有的联系,那就是共同制造工具,共同使用工具的联系,并且在共同劳动的过程中产生了语音。北京猿人脑模上语言区部位的隆起,表明他们已经有了语言。狩猎和采集是北京猿人主要的生产劳动。寿命不长,在发现的大约四十多个个体的遗骨中,他们的寿命一般都不长,约有三分之一的人活不到十四岁就死去了。 4、旧石器时代早期:打制石器 5、人类属于“猿人”阶段; 6、婚姻形态:杂交时期 7、原始后期的古人类化石:马坝人、长阳人和丁村人(体质已不同于北京猿人),距今一、二十万年 8、旧石器时代中期:石器有进步 9古人阶段:人类的体质比起猿人有所进步 10、婚姻:父母和子女不得婚配,同辈进行 张传玺 中国古代史纲 上 第一编第一章 翦伯赞 中国史纲要 第一册第一章第一节 郭沫若 中国史稿 第一册第一编第一章第一节 范文澜 中国通史 第一编第一章第一节 南开大学历史系 中国古代史 上第一章一 翦伯赞 郑天挺主编 中国通史参考资料 第一册一 附录一二 恩格斯 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 马恩列斯论资本主义以前诸社会形态 氏族公社(约前10万年-约前4千年) 母系氏族公社 开始于距今10万年左右(从距离现在大约四万年的时候起,中国远古文化进入了“新人”阶段。渔猎经济有了显著进步,母系氏族公社在逐渐形成。 旧时代晚期:石器制作技术更有进步,除用直接打击法,还用简接打击法。已发明弓箭 柳江人、资阳人、河套人、山顶洞人(距今一万八千年)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江县的柳江人和来宾县的麒麟山人。内蒙古自治区乌审旗的萨拉乌苏河两岸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河套人。在华北,有距今二万八千年的山西朔县峙峪文化。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顶部洞穴里有距今一万八千年的山顶洞人。) (山顶洞人:身体结构和外貌跟现代人没有什么大的差别。劳动经验和技能超越:石器有了新技能-磨光、刮削、钻孔、刻纹和着色,最能反映的是骨针,装饰品:选材、打制、砖孔、研磨、着色,有点用赤铁矿染成红色。山顶洞人或在他们以前可能已经会以人工取火了,从保存火种到人工取火,人类支配自然的力量又大大地前进了一步。恩格斯认为取火的发明笔蒸汽机的发明还要重要。他说:“就世界性的解放作用而言,摩擦生火还是超过了蒸汽机,因为摩擦生火第一次使人支配了一种自然力,从而最终把人同动物界分开”。(恩格斯 反杜林论) 母系氏族公社的发展时期:新石器时代繁荣时期,距今七至五千年之间 距离现在大约六七千年前,中国辽阔的土地上散步者大大小小的氏族部落,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存。由东北北部起,经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的广大地区内,有仰韶文化。在黄河上游一带,有马家窑文化。 仰韶文化比较清晰的反映了母系氏族公社的原貌。仰韶文化的中心区域在陕西省中部、河南省西部和山西省南部一带。它的分布,南达汉水中上游,北至河套地区,西及甘肃境内的渭河上游,东到山东省。 黄河流域的居民,以原始农业为主,兼营家畜饲养。这时的石器已不再是过去打制的粗糙石器,而是使用以磨制为主的比较精致的石器。农作物主要是粟,还种植蔬菜。那时已发明了一些简单的谷物加工工具。 人们经营农业之后,能够获得自己需要的食物,能够定居下来。但是,初级阶段,自然条件,收货量低,氏族部落全部或一部迁移。渔猎是仅次于农业的生产活动。从陕西省西安市半坡村的遗址发现的圈栏和动物骨骼看来,当时饲养的主要家畜是猪和狗。牛羊马鸡可能处在驯养阶段。采集仍是不可缺少的生产活动。 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的数量及质量的提高,是手工业发展的标志。大量磨制工具的制作、已经采用了切、削、磨、钻的技术。有倒刺的鱼叉、鱼钩和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art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