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毕业论文(设计).doc

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毕业论文(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毕业论文(设计).doc

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文献综述 柑橘发育阶段萜类合成及其相关基因调控的研究萜烯类香气物质形成及TPS基因家族表达的研究 [1]。香气作为风味指标之一,它的好坏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目前对果品的香气研究已成为国际上研究的热点之一。 1.2 萜烯类物质研究进展 植物的香味是由其含有的不同挥发性物质所决定的[2]。萜烯类物质是葡萄[2]、柑橘等[3]的特征香气物质。 1.2.1 物质鉴定与分析进展 自20世纪60年代起,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开始用于风味的分析[1]。 孙晓萍等[4]采用常压水蒸气蒸馏的方法,从四川产花椒中提取挥发性成分,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的方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结果鉴定出47种化合物,占色谱总分出峰的97.75%,其中主要为挥发性萜烯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等,占总检出量的89.30%。 李瑞红[5]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技术鉴定处于花蕾期、始花期、盛花期和衰老期49种白姜花的香味组分[6]以我国湖北省具有代表性的优势柑橘品种为研究对象,通过超临界CO萃取技术对橘皮精油进行提取分离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不同品质橘皮精油的香气成分作了对比分析运用高效液相色谱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对橘皮精油中黄酮类物质进行了分离鉴定。75%为柠檬烯,11%为γ-萜品烯,4%为β-蒎烯[7]。 1.2.2 生物学功能研究进展 人类已经从植物中提取萜烯类物质,并将其广泛用于合成香水、香料、药剂、杀虫剂等制品。作为一种挥发性物质,除了具有巨大的商业价值,萜烯类物质对植物本身也具有重要的生物学作用。它不仅在植物生长发育,如在激素赤霉素的合成中必不可少,而且在植物和环境的相互联系中也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8]。 1.2.2.1抗虫性 棉花抗虫萜烯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棉花各组织器官的色素腺内,是棉花中除缩合单宁、黄酮类化合物之外又一类重要的抗虫性次生物质。60年代起就开始了萜烯类化合物对棉花抗虫性能的研究[9]。 1.2.2.2抗逆性 萜烯类物质合成前体异戊二烯和单萜烯可以保护植物,避免瞬时高温对光合器官的损害,并能防止光合器官光合能力下降[10]。 1.2.2.3信号作用 一些萜烯类物质可作为植物与环境、植物间以及植物器官间的气体信号,这种交流存在于相同品种或不同品种植物间[10]。 1.2.3 物质释放规律研究 梁宝生等[11]采用流动式采样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研究了意大利撒丁岛Noak’s Ark自然生态区主要灌木黄连木(Pistasica lentiscus)萜烯类化合物排特征、排放速率及其日变化。研究发现,萜烯排放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并呈指数相关。在姜花中的研究发现,单萜类化合物含量随着花的发育而逐渐增多萜类化合物是由五碳化合物异戊二烯单位构成根据数目不同可分为单萜、倍半萜、萜和三萜EST)数据显示存在大量的TPS基因家族成员,对其进化机制及对调控萜烯类物质多样性已有深入研究[8]。目前,大量萜类合成酶被发现,随着实验技术的提高,例如利用基因组测序获得的信息来进行序列拼接,可获得基因的全长[12]。 在姜花中利用RT-PCR与RACE相结合的方法,在花中克隆得到一个单萜合成酶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Hc-monotps,一个萜类合成酶基因Hc-tps1的 3’端序列[4]。 Takehiko等从温州蜜柑中分离出四个单萜合成酶的基因,CitMTSE1,CitMTS3,CitMTS61和CitMTS62。这四个基因通过体外功能试验验证分别编码d-柠檬烯合成酶,γ-萜品烯合成酶,γ-萜品烯合成酶和β-蒎烯合成酶。它们相应的蛋白质构成了单萜合成酶的特性。另外,在柑橘发育的初级阶段mRNA在果皮中表达活跃[13]。研究还分离得到CitMTSL1和CitMTSL4基因的cDNA全长,它们是编码1,8-桉油素和(E)-β-罗勒烯的基因。研究显示这两种基因转录积累模式和1,8-桉油素、(E)-β-罗勒烯表达模式相一致[14]。 在柠檬外果皮腺体中含有大量单萜物质,通过提取发育初期果皮中的mRNA,将其反转录并分离,Joost等[7]得到四种新的TPS基因家族成员。这些基因编码的酶以牻牛儿基-萜品烯,这些产物构成了柑橘精油中常见的17种单萜骨架中的10种,它占到主要成分的90%以上。 研究表明檀香挥发油主要成分为萜烯类化合物,其中檀香醇等倍半萜烯类占挥发油总量的60%-80%,通过克隆技术获得了一个参与檀香挥发油形成的萜类合成酶基因[15]。 Liat等[16]研究倍半萜瓦伦烯合成的关键基因Cstps1,该基因编码的倍半萜合成酶以法尼基二磷酸为底物催化形成单一的倍半萜产物——瓦伦烯。对该基因分离研究发现,Cstps1受到果品发育的严格调控,它只在果实成熟时才转录,伴随着瓦伦烯在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