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椎间盘外靶点脉冲射频治疗与联合使用盘内热凝射频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比较
椎间盘外靶点脉冲射频治疗与联合使用盘内热凝射频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比较
侯 祎
(云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疼痛科,昆明650224)
摘要 目的:探讨椎间盘外靶点脉冲射频治疗与联合使用盘内热凝射频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我院2010 年1 月至2012 年10 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126 例,分别采用采用小关节内侧缘入路穿刺单独椎间盘外靶点脉冲射频治疗与联合使用盘内热凝射频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临床疗效比较,按照临床疗效评定标准进行临床疗效评定,并进行优良率比较。结果两种手术方式比较P < 0. 05,显著差异性。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椎间盘外靶点射频脉冲同时合椎间盘内射频热凝治疗能取得较单独椎间盘外靶点射频脉冲更好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 单独椎间盘外靶点脉冲射频治疗; 联合使用盘内热凝射频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临床疗效
腰椎间盘微创消融术具体采用方法是目前疼痛专科临床上较为关注的问题。通过几种不同方法合并综合治疗椎间盘突出症是目前临床医生积极探索的方向。我们自我院2010 年1 月至2012 年10 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126 例,其中治疗组A :66例采用椎间盘纤维环外靶点脉冲射频,直接对神经根受压部位进行靶点松解治疗LDH;治疗组B:60例采用盘内热凝射频治疗联合椎间盘纤维环外靶点脉冲射频后。现报道如下。
方 法
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来自我院2010 年1 月至2012 年10 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126 例。其中男62 例,女64例。平均年龄41岁(23岁~75岁)。单独神经根靶点脉冲射频治疗84个椎间盘,其中一个椎间盘48例:L3~4突出2例,L4~5突出26例,L5~S1突出20例;二个椎间盘18例:L3~4、L4~5突出1例,L4~5、L5~S1突出17例。加用盘内热凝射频治疗78个椎间盘,其中一个椎间盘42例:L3~4突出1例,L4~5突出22例,L5~S1突出19例;二个椎间盘18例:L3~4、L4~5突出1例,L4~5、L5~S1突出17例。
2 .纳入标准 (1)腰痛或伴有下肢麻木、放射痛;(2)体检符合要椎间盘突出症的体征;(3)X片、CT、MRI提示为腰椎间盘突出;(4)
(2)治疗组B:俯卧位,用10cm的射频穿刺针,选择腰椎小关节内侧缘入路穿刺,在C臂X光机引导下操作。正位片引导下穿刺至小关节内侧缘,穿刺针到达侧隐窝后继续朝向椎间盘进针并刺入盘内。侧位呈像显示射频针尖位于椎体后缘前方0.5-1.0厘米时,放入射频电极。给予50HZ、2.0mv感觉测试及2HZ、1.0mv运动测试,患者无异常感觉,无肌肉收缩(针尖裸端距离神经5㎜以外),标志穿刺到位; 2HZ 、70℃标准射频2min为1个周期,给予1~2个周期治疗后缓慢将射频针退至椎间盘外。给予2HZ运动觉测试,在小于1V电压刺激时出现肌肉收缩(针尖裸端距离神经5㎜以内),标志穿刺到位;2HZ 、42℃脉冲射频2min为1个周期,给予1~2个周期治疗;注入消炎镇痛液(2%利多卡因2ml+复方倍他米松1ml+VitB120.5ml+0.9%NS1.5 ml)2.5~5ml;观察15min患者出现选择性神经阻滞且无腰麻症状,缓慢注入(大于2min)30~35μg/ ml的臭氧2~3 ml。术后卧床6小时,使用脱水剂三天。
4.疗效评价方法及标准 应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AS)(±S)
结 果
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无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6月,无失访病例。治疗前、治疗后1周、1月、3月和6月A、B两组间治疗前后比较(见表1)。两组治疗前后各时段的VAS评分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
临床疗效评定(见表2),A、B两组总有效率有显著差异(P<0.05)。
表1 治疗前后VAS评分(±S)
。椎间盘切吸、椎间盘旋切、射频热凝、等离子刀、激光减压、盘内臭氧注射盘内胶原酶化学溶核均射频热凝是由间断射频电流产生,以脉冲形式全功率输出,使组织在间歇期冷却,产生的温度低于42 “可逆性” ,它可改变神经细胞的功能,但不会导致結构上永久损伤。
本
参考文献
1 李胜华,王久夏,张佳红.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的免疫学理论探讨.中国骨伤,2009,22:316~318.
2 王序中,许建中,马树枝.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原因探讨及处理对策.重庆医学,2005,34:963~964.
3 宋文阁,赵松嚣,傅志俭,等.硬膜外腔侧隐窝穿刺技术小关节间隙径路的研究.中华麻醉学杂志,2000,20:633-63.
4 宋文阁,王春亭,傅志俭,薛富善.实用临床疼痛学.第一版.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1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