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七年级上地理复习纲要
第一章 地球与地图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1、地球是个赤道略鼓、两极稍扁的不规则球体。
2、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3、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特点:
纬线 经线 指示方向 东西 南北 形状 圆 半圆 长度变化 赤道最长;由赤道向两级递减 等长 4、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0°纬线 )
西经(West)东经(East)
180 °———— 0°————180°
本初子午线
东西半球分界线—西经20度(20°W)和东经160度(160°E) 。 判断东西半球的秘诀:“小小为东,大大为西”
(小于西经20度,小于东经160度在东半球,
大于西经20度,大于东经160度在西半球)
5、利用经纬网确定位置:
东增“东”,西增“西”;
北增“北”,南增“南”。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1、地球公转示意图(比较分析二分二至时太阳照射情况的差异,描述当地四季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及昼夜长短的变化)
2、五带的划分依据及特点:
3、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规律及产生的地理现象
自 转 公 转 运动方向 自西向东 自西向东 运动周期 一天(24小时) 一年 旋转中心 地轴 太阳 产生的地理现象 昼夜交替;
时间差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昼夜长短变化;
四季变化;
五带形成
第三节 地 图
地图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
运用地图辨别方向,量算距离,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辨别方向:①一般定向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②指向标定向法: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
③经纬网定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3、比例尺:
比例尺的大小与范围大小和内容详略之间的关系:
比例尺小 → 表示范围大 → 内容简单
比例尺大 → 表示范围小 → 内容详细
(“小大略、大小详”)
4、主要图例(课本第18页)
5、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
例:读图 “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
⑴图中A的地形部位是 山峰 ;B的地形部位是 陡崖 。 C的地形部位是 山谷 D的地形部位是 山脊
⑵A地与D地的相对高度约为 570 米;同一时间测得A、D两地的气温相比,_D__地气温更高。
⑶C地位于D地的_西北_方向;若测得C、D两地图上距离约2厘米,两地实际距离是 __2_千米。
⑷某徒步旅行者在此山区迷路,当他发现一条小溪时,沿着小溪向下游前进,能否摆脱困境?
6、能在地图上识别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平原五种基本地形。
不同地形等高线的特征看图,文字表述如下:
地形类型 平原 山地 高原 丘陵 盆地 海拔 低200米 超过500米 超过500米 500米 不一定 起伏状况 平坦 起伏大:坡度陡(山高谷深) 主体平坦,边缘部分陡峭 起伏小,坡度和缓 中间低四周高 读东西半球图(1)将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大洲的名称填写在下面的空格内。①_北美?②__南美__ ③__非洲_
④__欧洲___⑤_亚洲 ⑥_大洋洲__
(2)将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大洋的名称填写在下列的
A__北冰洋___B _大西洋__
C _太平洋 D _印度洋____
3、洲界:亚洲与非洲:苏伊士运河
亚洲与欧洲: 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北美洲与南美洲:巴拿马运河
第二节 海陆变迁:
1、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喜马拉雅山上发现海洋生物化石
我国东部海域的海底发现了古河流及水井等人类活动的遗迹。
荷兰的填海造陆(人类活动改变地表形态)
2、海陆变迁的原因: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的假说。20世纪60年代,地球科学研究表明,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是世界火山、地震的集中分布地带。六大板块示意图8阿尔卑斯山(欧洲):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
喜马拉雅山(亚洲):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科迪勒拉山系(美洲):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交界处。
地中海将消失: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挤压碰撞处
红海将扩大:位于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张裂地区。
第三章 天气和气候 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
1、 “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天气是短时间的大气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广西充电站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VIP
- 中药材 黄芪 第1部分:种子种苗繁育技术规程.docx VIP
- 长城证券-财政深度-从“四本账”透视2024,债务压力区域分化与财税政策应对的再平衡.pdf
- 2025《期末模拟练习》语文八上-试卷.pdf VIP
- 高盛“最惊艳的中国制造业分析”报告.docx
- 中国现代文学史8巴金.ppt VIP
- 浙江省临安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doc VIP
- 2024年泌尿外科学(副高)考试历年真题常考点试题带答案 .docx VIP
- 中国现代文学史--文学巨匠巴金 第十二章 巴金的创作道路及代表作《激流三部曲》.ppt VIP
- 《GB_T 42844 - 2023微细气泡技术 超细气泡水分散体系的存储和运输》最新解读.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