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歌鉴赏5.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现代诗歌鉴赏5

现代诗歌鉴赏 主讲 杜笑宇 2011年5月 余光中主要作品 《与永恒拔河》,洪范,1979。 《余光中诗选(1949-1981)》,洪范,1981。 《隔水观音》,洪范,1983。 《紫荆赋》,洪范,1986。 《梦与地理》,洪范,1990。 《安石榴》,洪范,1996。 《五行无阻》,九歌,1998。 《高楼对海》,九歌,2000。 《藕神》,台湾九歌出版社,2008 余光中主要作品 余光中主要作品 余光中主要作品 主要诗作有《乡愁》《白玉苦瓜》《等你,在雨中》等;诗集有《灵河》《石室之死》《余光中诗选》等;诗论集有《诗人之境》《诗的创作与鉴赏》等。余光中是个复杂而多变的诗人,他变化的轨迹基本上可以说是台湾整个诗坛三十多年来的一个走向,即先西化后回归。在台湾早期的诗歌论战和70年代中期的乡土文学论战中,余光中的诗论和作品都相当强烈地显示了主张西化、无视读者和脱离现实的倾向。80年代后,他写了许多动情的乡愁诗,对乡土文学的态度也由反对变为亲切。现已出版诗集21种;散文集11种;评论集5种;翻译集13种;共40余种。著有诗集《舟子的悲歌》《蓝色的羽毛》《钟乳石》,《万圣节》《白玉苦瓜》等十余种。 余光中诗歌创作分期 格律诗时期(1949-1956) 以《舟子的悲歌》《蓝色的羽毛》《天国夜市》为代表。大多数篇章均为二段或三段,每段四行,二、四句押韵。 现代化的酝酿时期(1957-1958)   以《钟乳石》后半和〈西螺大桥〉为代表。开始衍出长短错落的句式。 留美的现代化时期(1958-1959)   以《万圣节》为代表。爱荷华大学的写作训练与艺术课程启迪了余光中对现代艺术的接触,并普遍吸收了西洋音乐,作品有抽象的趋势。 虚无时期(1960-1961)   以《天狼星》、《武陵少年》前半为代表。这个时期的余光中在西化的忧郁苍白里创造英雄的幻觉,无法向传统索取温暖。作品中时常透露末世一般的追悼,又始终无法自绝于传统,而有“真空的感觉”。《天狼星》投影的不但是个人或诗坛的无依、空虚,也是一个文化、民族对传统的怀疑和对接受外来冲击的疑惑。 余光中诗歌创作分期 新古典主义时期(1961-1963)   以《五陵少年》后半、《莲的联想》为代表。无论在文白的相互浮雕上、单轨句法和双轨句法的对比上、工整的分段和不规则的分行之间的变化上,《莲的联想》都以二元手法将中国文学的抒情传统推向另一个高峰。 走回近代中国时期(1965-1969)   以《敲打乐》、《在冷战的年代》为代表。自我的剖析、形而上的主题、同一主题的两面探索、性与战争的交相对映,均承载深刻。技巧及思考到达高峰。 民谣风格时期(1970-1974)   以《白玉苦瓜》为代表。作品吸收摇滚乐的浪漫精神,以回归故土的民族意识面对眼前的现实。这个阶段的余光中也挣脱了“我是谁”的迷惘,以“守夜人”自许,期待自己经由生命的苦楚而臻于永恒的诗艺。 余光中诗歌创作分期 历史文化的探索时期(1974-1981)   以《与永恒拔河》、《隔水观音》为代表,诗作的知性渐渐多于感性,也较不刻意锻字炼句,而趋于任其自然。 写实伤今、印证生命的秋收时期(1981以后)   以《五行无阻》、《高楼对海》等为代表。这段期间余光中既歌咏亲情伦理、讽诵汉魂唐魄、参透生死玄想,也把地理的乡愁乘以文化的沧桑,由早年浪漫怀古转为写实伤今,成了低回的吟咏。 余光中诗歌赏析 母难日之一:今生今世 今生今世 我最忘情的哭声有两次 一次在我生命的开始 一次在你生命的告终 第一次,我不知道 是听你说的 第二次,你不晓得 我说了也没用 但这两次哭声的中间呀 有着无穷无尽的笑声 一遍一遍又一遍 回荡了整整三十年 你都晓的 我都记的 余光中诗歌赏析 母难日之二:矛盾世界 快乐的世界啊 当初我们见面 你迎我以微笑 而我答你以大哭 惊天,动地 悲哀的世界啊 最后我们分手 我送你以大哭 而你答我以无言 关天,闭地 矛盾的世界啊 不论初见或永别 我总是对你大哭 哭世界始于你一笑 而幸福终于你闭目 余光中诗歌赏析 当我死时 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 之间,枕我的头颅,白发盖着黑土。 在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 我便坦然睡去,睡整张大陆, 听两侧,安魂曲起自长江,黄河 两管永生的音乐,滔滔,朝东。 这是最纵容最宽阔的床, 让一颗心满足地睡去,满足地想, 从前,一个中国的青年曾经, 在冰冻的密西根向西了望, 想望透黑夜看中国的黎明, 用十七年未餍中国的眼睛 饕餮地图,从西湖到太湖, 到多鹧鸪的重庆,代替回乡。 春天,遂想起 春天,遂想起 江南,唐诗里的江南,九岁时 采桑叶于其中,捉蜻

文档评论(0)

little2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