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体育运动中的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的定义
一、亲社会行为
1963年3月14日,美国《纽约时报》报道了一则凶杀案,在纽约市某街区一名叫吉蒂的青年妇女被一男子凶犯侵袭,在持续半个多小时搏斗中,吉蒂不断反抗、喊叫,附近有38人听到,还有很多人在窗子里看到这个情况,但却无一人伸出援手,也无人报警,眼睁睁看着惨剧的发生。此事一经报道之后,引起社会的极大反响和关注。那么人们为什么会出现袖手旁观、冷漠无情呢?心理学家拉塔内和达利(Latane Darley)受纽约吉蒂案件激发,在60年代后期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研究,由此对亲社会行为问题研究成为社会心理学的一个引人注目的课题。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国内,2003年11月10日华西都市报报道:一弱女子深夜遭遇歹徒追杀,发出撕心裂肺的呼救,整条大街的居民听到了呼救,却无人制止!这名女子最后在绝望中被暴徒殴打致死……。人们为什么表现出这样的冷漠呢?与此相反,世界首富盖茨(Gates)和他的妻子(Melinda)已经捐赠了超过210亿美元建立了一个基金,支持在全球医疗健康和知识学习领域的慈善事业,希望随着人类进入21世纪,这些关键领域的科技进步能使全人类受益。这些“冷漠”和“助人”事情在生活中重复出现,究其原因都是与人们的亲社会行为有关。
在体育运动领域,亲社会行为也时常发生。2000年悉尼奥运会男子花剑决赛,法国选手和中国著名击剑运动员董兆致交锋时,董兆致一剑击中了法国选手的头部,按照规则董兆致可以继续进攻,并且出现了较大获得冠军的机会,但是董兆致为了避免对方选手伤情加大而选择放弃进攻。在足球比赛中,当进攻队员和守门员近距离对垒的时候,如果时机合适,守门员时常会勇敢的扑向进攻队员脚下控制的足球,而当守门员首先控制球后,进攻队员都会为了避免守门员受
伤而控制好身体重心并通过收脚等方式采取避让措施。足球比赛争抢激烈,足球运动员身体素质好,因合理冲撞和合理对抗造成的伤害也是难以避免,但是一旦出现运动员受伤的情况,另一方队员就会把球踢出界,让对方获得治疗时间。大型比赛的组织筹备,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关靠赛事组委会的成员参与赛数的组织运作那肯定是远远不够的,而赛事的志愿者则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在这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志愿者没有报酬,为了比赛能够顺利进行,甘心付出,不求回报。在群众体育领域,也有大量的体育义工发挥重大作用。2007年12月28日,杭州体育义工社成立,该社团是一个由热爱体育运动、拥有一技之长的体育义工组成,以志愿者形式从事群众性体育工作。体育义工社免费提供羽毛球、拳击、高温瑜伽、拉丁舞、健美、肚皮舞、乒乓球、踏板操、跆拳道等一系列培训,既有大家喜闻乐见、较普及的项目,也有走在时尚前沿的新潮运动。体育运动领域的“礼让”、“志愿者”、“义工”所呈现的行为也属于亲社会行为范畴。
二、亲社会行为的定义
亲社会行为、利他主义、助人为乐等概念关联密切。亲社会行为(presocial behavior)是指:一切符合社会期望而对他人、群体或社会有益的行为,如帮助、分享、捐赠、合作等。助人行为(helping behavior)是指以个人为对象的亲社会行为。而利他行为(altruism)则是指不期待任何奖励或回报的行为。
亲社会行为可能由利他主义引起,利他行为的特点就是自愿帮助他人,而不期望得到任何外部的回报。亲社会行为也包括为了某种目的,有所企图的助人行为,它比利他行为的概念更宽泛。任何对他人或群体乃至社会有好处的行为都属于亲社会行为。这种行为可能是直接的、也可能是间接的。
亲社会行为、助人行为、利他行为三者的关系可用图一来描述(参见D.Krebs,1994)。三者之间是一个包含关系,三者中利他行为范围最小,助人行为包含利他行为,而亲社会行为范围最广,其包含了助人行为。三者共同点都是对社会有利的行为的描述,行为越是向利他靠拢,个人的目的就越少,社会目的就越多。
图一 亲社会行为、助人行为和利他行为的关系图
来源:转引自金盛华.社会心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亲社会行为产生的理论解释
亲社会行为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几个理论观点。第一是本能论的观点,认为帮助他人的倾向是我们遗传的一部分,人类先天就有利他行为的素质。第二是学习理论,认为人们做出有利他人的行为是通过观察学习而得,并通过强化而得以内化。第三是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亲社会行为是社会交换行为中的代价,通过善意之举换取期望之为。
一、本能论
科学家较早以前就观察到动物物种表现出来的亲社会行为。达尔文(Darwin,1871)发现,大鼠发觉敌人存在的时候,会用后爪制造出声音来警告同类。狒狒遇到危险时候,成年有力的雄狒狒围在群体的外围以保护群体,当群体逃离危险时,他们会留在群体后面,保护群体中的其他个体。海豚在同伴受伤的时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doc
-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ppt
- 人名名词解释^_.doc
- 人文始祖伏羲^出生成纪考.doc
- 人物专题之陆^游篇.doc
- 儒家思想的发^展.ppt
- 儒商经营之道^5.ppt
- 乳山市各村起^源.doc
- 厦门T4水果^位承包合作协议.doc
- 厦门同安梵天^寺详细介绍.ppt
- 基于人工智能教育平台的移动应用开发,探讨跨平台兼容性影响因素及优化策略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生物实验:城市热岛效应对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机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信息技术行业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研究及政策建议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人工智能视角下区域教育评价改革:利益相关者互动与政策支持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6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与土地资源化利用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音乐与美术教师跨学科协作模式构建:人工智能技术助力教学创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航空航天3D打印技术对航空器装配工艺的创新与效率提升》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教育扶贫精准化策略研究:人工智能技术在区域教育中的应用与创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区块链技术在电子政务电子档案管理中的数据完整性保障与优化》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中医护理情志疗法对癌症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提升的长期追踪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最近下载
- VAV-空调系统运行中的问题分析和改造的研究.pdf VIP
- 液冷盲插快接头发展研究报告 2025.pdf
- 《高速公路基础设施数字化建设数据标准》.pdf VIP
- DB21T 1388-2005 风沙半干旱地区花生节水高产优质栽培技术规程.pdf VIP
- 九江卫生系统招聘2022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六1.docx VIP
- 九江2022年卫生系统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一_1.docx VIP
- 2025年榆林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招聘工作人员笔试真题及答案.docx VIP
- GB_T 18879-2020 滑道通用技术条件.docx VIP
- 鼻出血急救与护理.pptx
- 《医疗机构消防安全管理九项规定》考核试题.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