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名园之扬州个园.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十大名园之扬州个园

中国十大名园之扬州个园 陈友冰 五、扬州个园   位于扬州东关街入口处。是扬州古典园林中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最具艺术价值的一座园林,也是扬州最富盛名的园景之一。个园是座私家第宅园林,园主黄至筠在园中遍植翠竹,盖取东坡诗句:“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以示主人清高之趣。又因黄至筠字个园,竹叶形状又像一个“个”字,故名“个”园。1988年个园被国务院授予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一)个园历史   个园的前身是清代康熙、雍正年间的“街南书屋”(又称“小玲珑山馆”)本系马曰琯、马曰璐家的第宅园林。马曰琯(1688—1755)字秋玉,号嶰谷;马曰璐(1697—1766)字佩兮,号半槎。兄弟两祖籍安徽祁门,自祖父起经验盐业迁居扬州,经过三代经营,成为扬州巨富。马家居扬州东关街中段,后在居所之北街的对面筑别墅,建园林。马氏兄弟虽为盐商但儒雅好文、擅长诗词,又乐施好善,广结文友,被誉为“扬州二马”,著名诗人、书法家汪士慎、金农等皆曾长期寄居马府,与扬州八怪尤其是郑板桥交往尤密,常在“街南书屋”谈诗论文联袂挥毫。郑板桥曾有联《题小玲珑山錧》:“咬定几句有用书,可忘饮食;养成数竿新生竹,直似儿孙”;扬州八怪之金农也有诗《与众友集小玲珑山錧》,其中云:“万翠竹深非俗籁,一圭山远见孤楼。”因此这所第宅园林十分典雅,据《扬州览胜录》,此时园内有从书楼、觅句廊、红药阶、浇药井、透风透月两明轩、看山楼等十二景。其中才藏书楼藏书之富、质量之高皆富甲东南,因此,马氏兄弟给这所第宅园林取名“街南书屋”。后因得太湖巨石(据说为甘泉县令龚鉴所赠),又称“小玲珑山馆”。 个园高士图(右前榻上为马氏兄弟)   马氏兄弟相继去世后,小玲珑山馆于乾隆五十年(1785)曾售予富商汪雪疆;嘉庆十二年(1807)后又归蒋氏。蒋氏按自己的喜好对“街南书屋”进行大规模修葺改建,不但富丽堂皇,而且将原有的匾额尽数摘除,使儒雅气顿失。据《浪迹丛书》卷二记载:此时的街南书屋“朱栏碧落,烂漫极矣!而转失其本色,且将马氏旧额悉易新名”   大约在嘉庆十五年至二十二年间(1810—1817)此园为黄至筠购得。黄至筠(1770-1838),又称黄应泰,字韵芬,又字个园。原籍浙江,因经营两淮盐业,而著籍扬州府甘泉县,为清嘉庆、道光年间为八大盐商之一。原籍浙江。因其父在河北赵州做官,他出生于赵州,也即今天河北赵县。黄至筠十几岁时,父亲去世,家产为人掠去。数年之后,他骑着一条毛驴独自进京,凭借父亲的朋友给他捎去的一封信,见到了在京的两淮盐政。两淮盐政是管辖扬州盐业的最高长官,他见黄至筠谈吐不俗,颇有心机,觉得是个人才,就委任他到扬州去做两淮商总。这时候正值嘉庆初年,朝廷因军费开支增大,水灾急需处理,财政日益困难。为济燃眉之急,朝廷公开卖官,号召富人捐钱,然后赏给荣誉官衔。黄至筠率为人先,前后捐资数十万两白银,清廷因此赐他“盐运使”的荣誉官衔。同时,清廷还邀请他进京祝寿,赏他到圆明园听戏,赐给他仆人。他的长子、次子,都因捐资而被赐给“郎中”的官衔。道光年间,盐政改制,商总的作用大不如前,但扬州盐商仍将重大事务委托黄至筠处理。而黄至筠也不负众望,将扬州盐界的局面维持了一段时间。   黄至筠除了具有商业才能外,还是个画家。《扬州画苑录》说他“素工绘事,有石刻山水花卉折扇面十数个,深得王(翚)、恽(寿平)旨趣”。现在个园抱山楼下的嵌壁石刻上,还有他画的一幅扇面,中间画的是树、石、水,远处露出一只小船来,船上还有一个人。画左题道:“拟宋人小品,个园黄至筠”,下押一章:“个园画印”。此外,扬州博物馆也藏有他的一方石刻扇面,内容是花鸟。画右题道:“法徐崇嗣意,个园志筠写”,下押一章:“志筠”。亦正因为如此,他在购得“南街书屋”后改称“个园”大加修葺,但承袭了马氏小玲珑山馆的若干风景,也延续了小玲珑山馆的文化传统。所谓“南街十二景”中的从书楼、觅句廊、红药阶、浇药井等景致逐一恢复,只是将“透风透月两明轩”改称““透风漏月轩”、“看山楼”改称“抱山楼”。 黄至筠一家写生   道光十八年(1838)黄至筠卒。其街南祖居归其长子黄锡庆,街北的个园分给另外三子黄锡麟(黄奭)、黄锡麒、黄锡禧。咸丰十年(1860),个园毁于太平天国战火。同治年间(1862—1874)卖给镇江丹徒盐商李文安。后李家负官债,军阀徐宝山逼李家用个园抵债。徐宝山1913年被革命党炸死,此事遂罢。李家入主个园达60年左右,时间最久,其间将个园逐步完善,乃个园最完整的时期,大多假山乃以李家船队的压舱石所建。1926年李家让出个园,后又几易其主,直至解放后收归国有,成为公园。1966年8月红卫兵“扫四旧”中又遭毁灭性破坏“街南书屋”首进的砖雕门楼和轿厅均被毁。文革后又再加修葺,1988年个园被国务院授予第三批“全国

文档评论(0)

juhui0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