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列文论(第一讲)修订[精选].ppt

  1.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马列文论(第一讲)修订[精选]

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讲 (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 第 一 讲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背景与影响] 马克思的《手稿》,是他的一部未完成的读书笔记。写于1844年4月——8月,又称“巴黎手稿”。马克思生前未发表。 1、发现与发表 1927年,苏联学术界为了编纂马恩文集,从压藏在德国社会民主党档案库的马克思恩格斯遗稿中发现了它。 《手稿》第一次以德文原文全文发表是在1932年。 当年有两个版本: ①莫斯科,苏联马克思、恩格斯研究院编。收入德文版《马恩全集》第三卷。 ②德国社会民主党人迈耶尔、朗茨胡特编,收入《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早期著作》第1卷。 虽然后一版本时间上稍早一些,但得到广泛传播的主要是前一个版本。 2、 所谓“两个马克思”。 自发表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苏联学界认为《手稿》是“青年马克思”早期著作。而“晚年马克思”才是真正的马克思,“手稿”是一部不成熟的著作,“不成系统的残篇断简”。甚至是一部残留着黑格尔、费尔巴哈“庞杂思想”的“大杂烩”。 与之相反,《手稿》在西方引起轰动。当年就有100多篇论述文章发表。西方学界盛赞“青年马克思”是“人道主义的马克思”,是“真正的马克思”。《手稿》堪称“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启示录”。 3、“马克思的第二次降世”。 随着研究的深入,“两个马克思”的说法逐渐站不住脚了。50年代之后,大多数西方学者改变了贬低否定马克思后期著作来论证马克思人道主义的办法,改用抹煞手稿同后期著作区别的办法。强调“青年马克思”同晚年马克思的思想是统一的,统一于人道主义——当然至今仍有一些西方学者不承认手稿是成熟著作(甚至不承认是马克思主义著作)。 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对“手稿”的认识也不是以前那样简单了,但大多数学者也转向“统一”的方向,即不认为“两个马克思”而认为马克思早期著作与晚期著作是统一的。但如何统一,统一于何处,认识尚有分歧。 我国学术界对《手稿》的研究 50年代何敬思的译本 70年代末随着思想解放运动,“正本清源”,掀起“手稿热”。 先后有刘丕坤译本、中央编译局译本、朱光潜译本。 美学四大家的各自解读。 一、从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哲学人类学)的角度重审“劳动创造了美”的命题。 1、“实践”——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点。 历史上的各家美学都有其哲学基础,“物质”是旧唯物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点,“精神”是唯心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点。马克思、恩格斯批判继承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学说的合理内核,克服了两种片面性并作出辩证综合,他们紧紧抓住联系着“物质”与“精神”的中介环节——“社会实践”,以此为理论基点提出一种新的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 要解答一系列问题,则要先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点(出发点)说起。 《手稿》同另几篇著作中蕴含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点(出发点)。 若干年前“人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这句话曾引起风波。 比较“存在决定意识”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二者的不同。 只讲客体性原则是旧唯物主义,而主体性与客体性辩证统一的原则是新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的核心。 马克思有两位“老师”:黑格尔(唯心主义最高代表)立足于“精神”“意识” ;费尔巴哈(旧唯物主义最高代表)立足于“物质”。 马克思的伟大在于,他独具慧眼地看到人是物质世界中的一类特殊物质,并找到了主体(人)与客体(世界)统一根本途径:实践活动。马克思选取了新的哲学起点,他抓住了能够联结“物质”“精神”这两项的中介环节——“实践”。实践恰恰是主体(人)的,而且只能是由人类从事,并且只能是为了人的活动。因此不能简单地把马克思主义等同于一般唯物主义的物质本体论,而应当说它是实践本体论,是主体(人)的活动本体论。马克思主义的基点(出发点)是实践,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唯物主义”。 2、命题的切入角度——批判异化劳动 马克思并不是从“历史发生学”角度提出“劳动创造了美”的,他是在分析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的二重性时提出这一命题的。与其说他在解释美的起源,不如说他在发问:为什么劳动会出现异化?这一发问方式表明,马克思认为,美的本质同劳动的本质、人的本质有着内在关联。 大凡提及“劳动创造美”这一命题,很容易从“历史发生学”角度说起。而马克思却不如此,他是在戳穿现代资本主义的一个谎言时论及这一命题的。 关于“异化

文档评论(0)

jsntrgzx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