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笛集》漫议-张文廉《柳笛续集》续 霍松林[精选].doc

《柳笛集》漫议-张文廉《柳笛续集》续 霍松林[精选].doc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柳笛集》漫议-张文廉《柳笛续集》续 霍松林[精选]

《柳笛集》漫议 ——代序 霍松林 多年前读过评论张文廉先生《乡风集》诗词创作的文章,其中引用的几首《山村竹枝词》清新俊逸,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但直到去年秋天的儋州诗会上才有幸与作者见面。他来到我的房间,恰有好几位诗友在座,就一起谈诗。他不仅谈现当代诗,还谈近代诗、古代诗,如数家珍。他了解我与于右任先生的交往,因而说他通读过于先生诗集,十分喜爱;还说他读过我的《文艺学概论》。我看他不过五十来岁,便说:那本书是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出版的,发行五万册,流传很广,但不久就遭到批判,“文革”中更被打成“毒草”,你怎么会读到呢?他说是十多岁时读的,浅黄色的书皮,肯定没有记错。 毫不夸张地说:文廉的一席话不仅使我惊异而且给我以强烈的震撼。从批判“白专道路”到鼓吹“读书无用论”,从商潮汹涌到浮躁风席卷全国,一位只上过几年中学的人能够博览群书,坚持不懈,这需要的是多么坚卓的毅力和多么超拔的人生价值取向! 儋州会后,文廉即寄来他的《柳笛集》;最近,又寄来《柳笛续集》。信中说:自学为诗,不知得失如何,渴望指点。 “指点”不敢当,但想谈点读后感。 屈原放逐,乃著《离骚》;《诗三百》中的佳什,亦多劳人思妇之作。古往今来的第一流好诗,大都源于刻骨铭心的生活体验和纯真深挚的情感;如果再加上深厚的学养、成熟的文学理念和对崇高理想的追求,那就会锦上添花。而刻骨铭心的体验则是最根本的。源于应酬,源于休闲,源于追名逐利,或者“为赋新诗强说愁”,都作不出好诗,至少作不出第一流的好诗。 文廉1947年出生于江苏徐州市铜山县的一个穷山村,幼年丧父,家计艰辛,初中未毕业即辍学务农,在凄风苦雨中度过了青少年时期。这20来年的山村体验,真可以说是“刻骨铭心”。而他数量可观的好诗,正源于这种“刻骨铭心”的体验。评论家不约而同地推崇文廉的《山村竹枝词》30首,这是不错的。但要弄清这30首诗为什么写得好,就得探索他的生活历程和创作道路。因此,诸如《少年杂忆》、《故宅杂咏》、《过旧居》、《移家徐州留别故园诸兄》等组诗以及《哭母》、《满江红·丁巳清明扫父墓有感》诸作,便不应忽视。这里只举《少年杂忆》11首中的5首诗以见一斑。 鹑衣百结未遮身,八岁从师入学门。 犹记山村风雪夜,唐诗一卷对灯吟。 山村寂寂路人稀,时难年荒感乱离。 父死病床妹娇小,犹牵衣袖哭儿饥。 拆门曾记改成棺,生太辛劳死亦难。 泪湿灵棚秋夜雨,问爹此去几时还? 五九垂杨未泛青,父丧家破日飘萍。 西风夜雨荒村道,乞食彭门怯犬声。 漫天飞雪压彭门,流落街头一病身。 况是年关兼日暮,朔风更割断肠人。 直到2000年10月作者已经50岁的时候,还受惠于当年山村的深刻体验,写出了《赠堂兄文臣兼示族侄学标》这样的好诗: 忆昔家徒四壁寒,谈诗直到五更天。 返销四两仍匀我,雪拥蓬门共被眠。 科技兴农共脱贫,廿年改革迅雷奔。 东风已绿家山土,处处花开报好春。 这两首诗,颇有今昔对比、“忆苦思甜”的味道。事实上,只有吃过大苦的人,才能最敏锐地尝出甜。《山村竹枝词》前10首写于1981年11月,中10首写于1983年12月。那时候,由包产到户发轫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而饱受饥寒之苦的作者已经敏锐地感受到“杏雨无声落万家”的早春气象和脱贫致富的灿烂前景,用两组崭新的田园诗展现了欣欣向荣的山村新貌。 通过个别表现一般,通过对正面的讴歌体现对负面的鞭笞,这是优秀文学作品的独特性能。《山村竹枝词》30首正是这样。因此,这30首诗的意义不仅在于生动传神地写出了一个小山村的新貌,而是以小寓大、以新衬旧,写出了截然不同的两条路线、两个时代,体现了作者对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这种深层意蕴,即使作者无一语点明,高明的读者也不难领会;何况作者还写了这么几首: 车马如龙卷路尘,鞭花笑语过前村。 争夸包产方针好,笆斗难量爱国心。 恶水穷山路线分,十年光棍赶成群。 自从包产村容改,二九姑娘挤破门。 堵路批资竟若何?十年幽谷雁声多。 山农致富凭锤錾,又听云峰采石歌。 记曾少小牧羊时,满目荆榛野鸟飞。 喜看家山新景象,山楂累累压枝低。 歌舞荧屏伴笑频,家家围看《喜盈门》。 东风化雨三千里,岂止山隅一角春。 作者青少年时代在家乡的刻骨铭心的体验,不仅是苦难,还有爱情。《无题》4首、《邂逅》6首、《绮怀》5首,都写得深情绵邈,哀感顽艳,是爱情诗中的精品。 文廉的好诗远不止前面涉及的这一些。比如《柳笛集》中的《现代诗人剪影》38首,几篇评论家的文章都一致赞许;《柳笛续集》中的《现代诗人剪影》22首还未见评论,但艺术上更见成熟。限于篇幅,无法征引了。 文廉擅长七绝,集子中七绝所占比例也最大,形成显著的特色。 一首七绝只有四句二十八字,如果随意拼凑,不难摇笔即成;但如果要克服容量极小的矛盾,力求小中见大、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sntrgzx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