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宝莲寺坐落于
??
江苏省徐州市城东郊蟠桃山,总投资约4亿元,占地700余亩,从2009年开始建造.已经耗时两年多,修建了国内之最的寺庙(宝莲寺)宝莲寺打造了国内“四个第一”:
一、七佛殿———国内最大的大雄宝殿(占地二千多平方米,高度26米);
二、通天阁———国内最高的佛阁(高度59.88米,建筑面积4500平方米);
三、天冠弥勒佛像———国内最大的室内锻铜佛像(高度
徐州宝莲寺(4张)
39米);
四、独占鳌头———国内最大的鳌型塑像(高度约10米,长度约18米,宽度约13米)。现在还在施工中。
2011年6月23日上午,江苏省徐州蟠桃佛教文化景区宝莲寺举行洒净祈福仪式。江苏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徐州佛教协会会长果光法师带领18位僧众及众多居士为各殿堂洒净,祈福保安平善,庄严无上菩提,以此严净功德。
宝莲寺简介:? ? 徐州是佛教传入中国最早的地区之一,佛教文化底蕴深厚,蟠桃山古有江莲寺遣址,在山体西南侧还有古驿站遣址。据史料记载,古彭城东效于公元412年建,规模宠大的寺庙,形成庄市古朴,是中国第一座具有印度建筑风格的佛寺。寺庙在公元1128年(南宋建炎2年)被淹。以王母娘娘蟋桃会传说为主题,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在寺庙周围形成了热闹非凡的蟋桃庙会,方园百里数万人云集于此,盛况空间,至今民间仍盛行三月初三赶蟋桃庙会的习俗。? ? 宝莲寺坐落在蟋桃佛教文化景区内,北临驮蓝山路,东接长安大道,南临宝莲寺路,山僻为景,景客于山。设天王殿、钟楼、伽蓝殿、袒师殿、观音殿、地藏殿、七佛殿、文殊殿、普贤殿、通天阁、藏经阁、方丈院、上客堂、斋房、僧察等。寺院建筑设计宋用桅歇山,山基本造型控制,充分体现了汉津的建筑风格,继承徐州佛教传位。? ? 一、七佛殿————国内最大的大雄宝殿(占地二千我平方米,高度26米)? ? 二、通天阁————国内最高的佛阁(高度59.88米)建筑 ? 4500平方米? ? 三、天府弥勒对圣像————国内最大的室内锻绸佛像(高度39米)? ? 四、独占鳌头————国内最大的鳌型塑像(高度10米,长度18米,宽度13米)宝莲寺随拍_徐州人文论坛_西祠胡同/d153438274.htm徐州地区佛教寺院一览?1、徐州兴化禅寺兴化寺是苏北地区闻名遐迩的古刹,位于景色宜人的徐州云龙山东麓。该寺缘北魏大石佛修建而成,灯燃千载,历久不衰,现为苏北第一大丛林。云龙山乃中国五十大名山之一,位于徐州城南三里。山有九节,蜿蜒如龙,逶迤数里。宋代大学士苏东坡在《放鹤亭碑记》中,对云龙山曾有这样的描述:“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云龙山又名石佛山。石佛指山巅石佛像,即北魏大石佛。“躯高三丈余,左右侍卫小佛像,皆凿石所为。”有关云龙山石佛。据《州志》载:“正平元年(公元451年),北魏拓跋焘率30万大军南下侵宋,驻扎于云龙山、戏马台一带,攻彭城3月不下,其士卒闲暇,用兵器依崖而凿,时只雕一佛头,方面大耳,法相庄严,人呼佛头岩。”?清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知州王黾承为石佛续凿两臂及胸,成阿弥陀佛半身像,像高三丈六尺余,左右近千尊小石佛和有关佛教故事的摩崖石刻均为唐代所作,至今已有一千五百年的历史。兴化寺的庙宇,据兴化寺碑文记载,宋梁时代此即有庙,名石佛寺或大佛寺,后失修葺而倾圯。明洪武戊寅年(公元1398年),高僧胜吉缘山构宇,建大殿覆盖石佛。明宣德已丑年(公元1426年),正殿焚于大火,殿堂残缺,石佛独好。明宣德七年(公元1432年),住持僧文安扩大殿五间,殿依崖而造,顺山而成;前壁高三丈有余,而后壁仅三砖叠成,高尺许;整体设计奇绝,建筑巧妙,荟萃古典建筑之精华,故有“三砖殿覆三丈佛”之称,为历代名人所咏叹。明成化丁未春(公元1487年),太监高公瑛等游兴化寺,见寺院倾圯,不胜惋惜。后由高公瑛倡议,各方资助,复使鼎新。大殿日光霞彩,顿还旧观。文安圆寂,兴化寺又现断壁颓垣状。明万历二十三年(公元1606年),宁波天童寺密云悟祖禅师,往朝五台,游燕都胜迹,路经彭城,见石佛寺冷落,发心修葺,遂派法孙谷庵来彭城化缘置办斋田,修缮兴化禅寺,重燃香灯;后经天池、奎章、月天、舍珠、汰广、登洲、善堂、妙源、仁山、效周十一代住持,香火延续至六十年代初期,此间,毛泽东曾六次登云龙山,游兴化寺。1966年,“文革”开始,历经沧桑,灯燃千年的兴化禅寺,经书被烧,法器被劫,大石佛被砸,两旁近千尊小石佛被毁坏殆尽,效周老和尚被批至死,寺庙由园林部门管理使用。1986年1日20日,徐州佛教协会筹委会重新接管兴化寺。1989年,养熙老和尚荣升十二任方丈,在隆启法师、果光法师的协助下,重塑法身,增置法器,焚香续灯,兴化禅寺从此得到复苏。199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