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经验.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经验
1,杨谦 2,杨文圣
(1,2,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 天津 300071)
[摘要]大众化是改革开放以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和宣传教育的鲜明特色,中国共产党积累了一整套成功的经验:一个立足点:立足国情不断理论创新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石;两个统一:主体客体相统一是方法论原则,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统一是价值论原则;三个特色: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是基本要求;四唯:唯真、唯善、唯美、唯实是内在动力;五化:对象层次化、语言通俗化、形式多样化、传媒便捷化、队伍高素质化是基本途径和有力保障。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经验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党十七大胡锦涛明确提出了“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战略任务。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个复合的概念,从普及主体看,大众化是指马克思主义由专家走向人民大众的过程;从表现形式看,大众化是指马克思主义由高深理论走向通俗理论的过程;从维系力量看,大众化是指马克思主义由制度维系走向群众自觉实践的过程。大众化是改革开放以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和宣传教育的鲜明特点之一,中国共产党积累了一整套成功的经验。认真总结和研究这些经验,可以从中探索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普遍经验和一般规律,可以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可能性、可行性提供学理依据,有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普及,有助于在文化多元化、价值多元化背景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活动的顺利展开和有序发展。
一、立足国情不断理论创新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石
正确认识中国国情,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提。毛泽东提出:“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1](P633)要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解剖中国社会,分析和研究中国国情,尤其要对我们所处社会的时代主题、社会性质、发展阶段、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进行分析和研究,制定出符合实际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推动中国建设、改革和发展。与此同时,建设、改革和发展还离不开理论创新。毛泽东指出“任何国家的共产党,任何国家的思想界,都要创造新的理论,写出新的著作,产生自己的理论家,来为当前的政治服务,单靠老祖宗是不行的”[2] (P109)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3](P34)只有不断理论创新,才能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才能准确把握时代的脉搏,制定出符合中国国情的路线、方针、政策。可见,正确认识国情是理论创新的基础,不断理论创新又是正确认识国情的必然要求,两者密不可分。要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必须立足国情,不断理论创新。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通过对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入分析,指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基于这种判断,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从不断变化着的世情、国情、党情出发,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准确把握时代特征、总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又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孕育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它生动地体现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化和通俗化的内在统一。从邓小平提出小康社会这一充满民族化、通俗化的现代化发展目标,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言简意赅、朗朗上口的通俗表达;从提出坚持以人为本这一充满传统文化意蕴的政治范畴,到提出和谐社会的科学概念,正是由于建立在正确认识国情和通俗化共识的基础上,道出了大家的共同心声,反映了群众的共同愿望,才使得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能够迅速获得人民大众的广泛认同和强烈共鸣。
二、主体与客体相统一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方法论原则,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统一是价值论原则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是一个自发的过程,而是马克思主义者的自觉行为。在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注重主客体的辩证统一至关重要。首先,人民大众是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必须尊重人民大众的主体性。一方面,人民大众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价值主体。马克思主义的终极价值目标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就决定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价值取向是以人为本,就是说以广大人民大众的利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货物质量保证措施方案.docx VIP
- 九年级全一册英语单词默写表(人教版).docx VIP
- 香港朗文小学英语Longman-book4B-Chapter1-课件-Join-ourclub.ppt VIP
- GBT25198__压力容器封头.pdf VIP
- SYT7301-2016陆上石油天然气开采含油污泥资源化综合利用及污染控制技术要求.doc
- 机房断电应急预案.docx
- 电力电缆课程设计220KV 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结构设计.doc
- 《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条例》解读.pptx VIP
- 科普版四年级上 英语 课文 带翻译.pdf VIP
- 急救相关知识考试题库300题(含答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