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第20课[精选].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七年级上册第20课[精选]

都说幸福婚礼 都——迁都洛阳 说——改语言 幸——改姓氏 福——改服装 婚——通婚 礼——采用汉族官制律令,学习汉族礼法 福——改服装(穿汉服) 幸——改汉姓 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那些他们所征服的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这是一条永恒的历史规律。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社会生活 说汉话 通婚姻 改汉姓 易服装 北魏的建立和统一 孝文帝改革 政治制度 行汉制 崇儒学 思想文化 迁都洛阳 适应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趋势和要求,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课堂练习 5世纪前期,统一黄河流域的民族是(  ) ? A.鲜卑  B.匈奴  C.汉  D.氐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主要是向哪个民族学习?(  ) ? A.鲜卑  B.匈奴  C.汉  D.氐 课堂练习 孝文帝把皇族姓氏拓跋改为姓(  ) ? A.贺  B.穆  C.刘  D.元 课堂练习 龙门石窟位于(  ) ? A.山西大同  B.甘肃敦煌  C.新疆库车  D.河南洛阳 课堂练习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根本目的是(  ) ? A.满足都城的粮食需要   B.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C.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D.促进民族大融合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在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中,最有利于统治者学习接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内容是(  ) ? A.在朝廷中必须用汉语   B.把鲜卑族姓氏改为汉姓 C.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   D.迁都洛阳 课堂练习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结果是(  ) ? A.扩大了统治区域   B.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C.使北魏成为了历史上最强盛的朝代   D.完成了对南北方的统一 课堂练习 某同学想写北魏题材的小论文,拟了以下几个题目,其中有错误的是(  ) ? A.《北魏统一了全国》   B.《胡人汉服与汉人胡食》 C.《从平城到洛阳》   D.《人口迁徙与民族融合》 阅读下列材料: 恩格斯说:在长期的征服中,比较野蛮的征服者,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不得不适应征服后存在的比较高的”经济情况”,他们为被征服者所同化,而且大部分甚至还不得不采用被征服者的语言。 请回答: (1)例举与恩格斯的话最吻合的一次中国古代改革? (2)你知道这场改革的前后,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吗? 北魏孝文帝改革 语言、服饰、姓氏、婚姻、官制律令、礼法等 *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 敕 勒 川   阴 山 下 天 似 穹 庐 笼 盖 四 野 天 苍 苍 野 茫 茫 风 吹 草 低 见 牛 羊 这是一首北朝民歌,原是鲜卑语,后译成汉语,广为流传。你们知道鲜卑族在中国历史上最早建立了哪个朝代吗?你们想了解鲜卑族历史上一位杰出政治家的改革吗? ----《敕勒歌》 中 原 鲜卑 匈奴 羯 羌 氐 崇尚武力,文化落后 农耕民族 (汉人) 游牧民族 (胡人) 文化先进,不善征战 西晋灭亡后,北方地区陷入严重的战乱,内迁少数民族和中原地区的汉族先后建立了十六个政权,统称为“十六国” 4世纪后期,氐族人建立了前秦政权。前秦王苻坚重用汉人王猛为丞相。前秦迅速强大起来,消灭了其他政权,统一了黄河流域。 淝水之战 北 方 的 统 一 439年,北魏统一了黄河流域。 影响: 北魏的建立 时间: 建立者: 都城: 4世纪后期 鲜卑族 平城(山西大同) 统一: 北方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 北魏统一北方,初步结束了前秦瓦解后北方的分裂局面,北方出现了民族融合的趋势。 起源于北方游牧民族的裤褶服,本来是便于骑马打仗的小袖上衣和窄腿裤子;传入中原后,适应汉人的衣着传统,袖子逐渐变宽,裤腿也变得肥大,像喇叭一样。裤褶服成为那时南北流行的服装,不仅打仗时穿,平时也穿。这种变化体现了北方游牧民族和汉族在生活习俗上的互相影响。 南北流行服饰--裤褶服 穿裤褶服的南朝乐队 北魏骑兵俑 zhe 穿汉族服装的少数民族贵族 蒸馍与烙饼原是少数民族的食物,魏晋时在中原却很风行。 汉族妇女制作蒸馍与烙饼砖画 北方少数民族墓室壁画《采桑图》 在生产方式上,少数民族学习汉族的先进生产经验,成为农业居民。 根据上述图片,请你谈谈对“民族融合”的理解? 民族融合是指各民族间共同生活、彼此学习、共同发展、逐渐交融的过程,包括经济生活、文化语言、风俗习惯等互相影响,趋向一致。 它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种进步的历史现象。 汉代讲学图 二胡 涮羊肉 烤肉 中国人最讲求饮食,你是否留心过嘴里的东西来自何方? 胡萝卜 胡麻(芝麻) 胡椒 胡桃(核桃) “胡”字其实代表着古代北方和西方的民族。他们改变了我们的餐桌、

文档评论(0)

ustt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