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篇 工程施工条件及特性
第一章 工程概况
1 说明
1.1 电站工程概况
枕头坝一级水电站为大渡河干流水电梯级规划的第十九个梯级,位于四川省乐山市金口河区。坝址位于大沙坝~月儿坝河段,距成都市约260km,省道金口河~乌斯河S306公路从库、坝区左岸通过,成昆铁路沿工程区左岸通过,对外交通方便。坝址处控制流域面积73057km2,多年平均流量1360m3/s。正常蓄水位高程624m,最大坝高86.50m,电站装机容量720MW,多年平均发电量32.90亿kW·h,正常蓄水位以下库容0.435亿m3,水库总库容0.469亿m3。开发任务为发电,兼顾下游用水。
本工程规模为大(2)型工程,工程等别为二等,挡水建筑物、泄水建筑物、引水发电建筑物等主要建筑物为2级建筑物,相应水工建筑物结构安全级别为Ⅱ级;次要建筑物为3级建筑物,相应水工建筑物结构安全级别为Ⅱ级。
本合同工程包括左岸1#堆积体治理、1#非溢流坝段及过坝公路。
1#堆积体覆盖层边坡位于左坝肩下游侧,为覆盖层内部蠕滑形成的堆积体。底部分布高程位于河床水边线以下3m~5m深范围,顶部高程740m。在平面上呈不规则扇形状,上部窄,下部宽,堆积体前缘沿S306公路线长约240m,垂直河流方向最大宽度约180m,蠕滑区面积约1.9万m2,厚15m~35m,总方量约65万m3。根据1#堆积体覆盖层边坡为土质的特点考虑采用了混凝土挡墙、抗滑桩、预应力锚索、排水及防护等工程措施进行综合治理。
左岸坝顶高程为626.0m,最大坝高为26.5m,坝顶长21.05m,为C15常态混凝土重力坝大渡河是岷江的最大支流,位于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四川盆地西部的过渡地带,地理位置界于东经99。42,~103。48,,北纬 28。15,~33。33,之间。河流发源于青海省境内的果洛山南麓,分东、西两源,东源为足木足河,西源为绰斯甲河,东源为主流,两源在双江口汇合后始称大渡河。干流大致由北向南流经金川、丹巴、泸定等县至石棉折向东流,再经汉源、峨边、福禄、沙湾等地,在草鞋渡接纳青衣江后于乐山市城南注入岷江。干流河道全长1062km,全流域集水面积为77400km2(不含青衣江)。
按河道特征及降雨特性区分,一般以泸定以上为上游,泸定至铜街子为中游,铜街子以下为下游。
枕头坝一级水电站坝址位于泸定~铜街子段的大渡河中游金口河镇附近,流域面积73057km2,河道平均坡降为1.8‰。距离上游毛头码水文站30.7km。其上一梯级为正在建设的深溪沟电站,下一级为规划的枕头坝二级电站。 气候特性
本工程所属中游地区为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气候随高程的变化较明显。河谷地区四季明显,年平均气温一般为13~18℃,最低气温一般-5℃左右,最高气温多发生在7、8月,年蒸发量达1200~1600mm,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0%左右。枕头坝一级坝址处无气象站,距离坝址约23km的峨边县气象站海拔高程为642.2m,气候特点与坝址区域大致相似。因此以峨边气象站地面气象要素统计为依据提供坝址区气象要素供工程使用。
据峨边县气象站历年气象要素统计,多年平均气温16.4℃,℃~25.1℃之间,极端最高气温在35.7℃,极端最低气温-3.2℃,多年平均年蒸发量1209.8mm,多年平均相对湿度76%, m/s,最大风速17.3m/s,多年平均年降水量837.5mm,历年最大日降水量157.4mm。峨边县气象站气象要素统计见表-1。表1-1-1 峨边县气象要素及降水量统计表 高程:642.2m
项目\月份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全年 降水 多年平均年降水量(mm) 3.5 8.2 18.6 64.3 87.2 117.5 199.9 179.7 87.7 48.3 19.3 3.4 837.5 最大日降水量(mm) 4.4 12.2 19.0 51.2 49.8 94.4 157.4 106.8 57.7 32.4 28.5 5.6 157.4 降水日数 =0.1mm 5.6 8.5 12.1 15.3 18.1 17.7 17.5 16.3 18.7 16.1 9.9 5.9 161.7 =10.0mm 0 0.1 0.2 1.6 2.4 3.6 5.3 5.3 2.6 1.3 0.3 0 22.6 =25.0mm 0 0 0 0.3 0.4 0.8 2.2 2.2 0.3 0.1 0.1 0 6.3 =50.0mm 0 0 0 0.1 0 0.3 0.8 0.6 0.1 0 0 0 1.8 气温 (℃) 多年平均 6.9 8.2 12.0 17.0 20.8 23.2 25.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