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哲学史老师所讲内容[精选]
先秦哲学思想 第一章 中国哲学的开端(夏商至西周)
第一节 夏代“天”的观念
“济济有众,咸听朕言,非唯小子,敢行称乱,蠢兹有苗,用天之罚。”
“天用剿绝其命”,“共行天之罚也。”
“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
第二节 商代“帝”的观念
“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
甲骨卜辞:“甲辰,帝其令雨?” “帝其降堇(馑)?”
“王封邑,帝若(诺)。” “伐邛方,帝受我又。”
“帝立子生商”
第三节 西周初年的天命观和“德”的观念
“丕显文王,受天有大命 。在武王嗣文作邦,辟厥匿,匍有四方,畯正厥民。……故天翼临子,法保先王,有四方。”
“皇天上帝,改厥元子兹大国殷之命。惟王受命,无疆惟休,亦无疆惟恤。呜呼!曷其奈何弗敬。”
“天命靡常”说
“我闻曰:‘上帝引逸,有夏不适逸……厥惟废元命,降致罚。乃命尔先祖成汤革夏,俊民甸四方。”
“呜呼!皇天上帝,改厥元子兹大国殷之命 。惟王受命,无疆惟休,亦无疆惟恤。呜呼!曷其奈何弗敬。”
“非我小国,敢弋殷命,惟天不畀。”
“以德配天”说
“民之所欲,天必从之。”
“天惟时求民主。 ”
“皇天无亲,惟德是辅。”
“不可不敬德。”王其德之用,祈天永命。
第四节 《周易》中的哲学思想
关于矛盾对立的观念 关于变化发展的观念
关于交感相斥的思想 关于矛盾转化的思想
《周易》中的朴素辩证法思想,标志中国哲学的开端。
第五节 “五行”说的哲学意义
朴素的天道物性思想 朴素的人道物性思想
孕育着中国哲学天人合一、天人协调的思想萌芽。
开创既寻求万物的统一性,又兼顾到多样性的哲学思维。
第六节 西周末期的无神论思想
“瞻卬(仰)昊天,则我不惠。” “昊天不平”
“疾威上帝,其命多辟。” “孔填不宁,降此大厉。邦靡有定,士民其瘵。”
“不弔昊天,乱靡有定,式月斯生,俾民不宁。” “降丧饥馑,斩伐四国。”
“下民之孽,匪降自天,尊沓背憎,职竞由人。”
第一章 汉代的哲学思想
第一节 秦汉之际的黄老之学
汉初推行黄老之学——托名黄帝和老子,以道家思想为主干,兼取法家若干思想的一种思想,以提倡“清静无为”、“恬淡寡欲”为核心。
《淮南子》的哲学思想
1、“道”论 2、宇宙生成 3、“无为”思想
第二节 董仲舒的哲学思想
“天人感应”论 “深察名号”论 “性三品”说
董仲舒思想的历史作用和意义
第三节 王充的哲学思想
“元气自然”论
1、天地合气,万物自生
2、自然无为,天之道也
3、人不能以行感天,天亦不随行而应人
4、推人以知天,知天本于人 , ,
5、天地合气,人偶自生
第三节 王充的哲学思想
批驳符瑞说
“尧、高祖审龙之子,子性类父,……物生自类本种,夫二帝宜似龙也。且夫含血之类,相与为牝牡;牝牡之会,皆同类之物,精感欲动,乃能授施。若夫牡马见雌牛,雄雀见牝鸡,不相与合者,异类故也。今龙与人异类,何能感于人而施气?”
批驳谴告说
“雷者,太阳之激气也。盛夏之时,太阳用事,阴气乘之,阴阳分争,则相较轸。较轸则激射,激射为毒,中人辄死,中木木折,中屋屋坏。人在木下屋里,偶中而死矣。……雷为天怒,虚妄之言!”
对形神关系的唯物论
“人之所以生者,精气也;死而精气灭。能为精气者,血脉也;人死血脉竭。”
“人之所以聪明智慧者,以含五常之气也。五常之气所以在人者,以五脏在形中也。五脏不伤,则人智慧;五脏有病,则人荒忽,荒忽则愚痴矣。人死,五脏腐朽,腐朽则五常无所托矣,所用藏智者已败矣,所用为智者已去矣。形须气而成,气须形而知。天下无独燃之火,世间安得有无体独知之精?”
· 无神论者的立场
“人死不为鬼,无知,不能害人。”
“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畏惧则存想,存想则目虚见。”
“圣人举事,先定于义。义已定立,决以卜筮,示不专己,明与鬼神同意共指,欲令众下信用不疑。”
“末世衰微,上下相非,灾异时至,则造谴告之言矣。……德弥薄者信弥衰,心险而行诐,则犯约而负教;教约不行,则相谴告。谴告不改,举兵相灭。由此言之,
文档评论(0)